陈塘关的晨光刚漫过城楼,“灵珠子转世为哪吒” 的消息便如长了翅膀般,掠过东海的浪涛,穿过西岐的麦田,最终飘向三界各处。在太阴星的广寒宫中,嫦娥正静坐于桂树之下。
她指尖流转的月华骤然停滞,眼帘缓缓抬起,眸中映着亿万星辰的清辉,如同盛着一整个星河。片刻的沉默后,她轻声开口,声音清冽如月下寒泉:“该出手了。”
话音未落,太阴星的荒原上已没了她的身影。不过半日光景,嫦娥便跨越亿万里星河,落在了骷髅山的地界。此山终年被瘴气笼罩,嶙峋的怪石如狰狞的白骨,在昏暗天色下透着森然,“骷髅山” 之名便由此而来。
山深处的白骨洞,正是截教修士石矶娘娘的道场。嫦娥隐于云端,周身气息化作一缕清风,目光扫过山间的石林与药田,将碧云、彩云两位童子的巡山路线、采药时辰一一记在心中。这两位童子虽修为不高,却是石矶娘娘最信任的门人,若想接近这位 “顽石得道” 的截教金仙,需从他们入手。
接下来的三日,嫦娥始终隐匿气息,如同山间的一缕游魂,默默观察着两位童子的行踪。她发现,每日辰时,碧云童子会提着药篮去后山采摘 “玄阴草”,那草性喜阴,只长在乱石缝隙中;而彩云童子则会在洞前的石台上打坐护法,待碧云归来后,两人再一同清点药材,核对数量。
而后山的 “落石坡”,是碧云采药的必经之路。那里乱石嶙峋,常年不见日光,鲜有人至,恰好避开了白骨洞的日常警戒,正是她易形潜伏的最佳地点。
第四日辰时,瘴气尚未散尽,落石坡的草丛中便多了一道蜷缩的身影。嫦娥收敛了所有仙气,周身气息下沉,化作一股微弱却真实的妖气,身形也随之变化 —— 她化作了一名奄奄一息的女子,青灰色的衣裙上布满了纵横交错的伤口,有的深可见骨,血肉模糊,有的已凝结成黑紫色的血痂,透着死气;面色惨白如纸,嘴唇干裂起皮,连呼吸都微弱得如同风中残烛,每一次起伏都带着痛苦的颤抖。
更可怖的是,她的左手与右腿肌肤已开始石化,青灰色的石纹顺着血管蔓延,如同蛛网般爬满肢体,仿佛下一刻就要彻底化为顽石,被打回原形。
这是她精心挑选的 “身份”—— 阴石妖。此妖需在幽冥之气与月华交汇的深谷中历经千年才能成形,修行艰难,且与石矶娘娘 “顽石得道” 的跟脚有着微妙的关联,既不会因修为过高引起怀疑,也不会因出身低微被随意丢弃。嫦娥调整好气息,双目轻阖,静静地倒在草丛中,只留一丝微弱的妖气外泄,如同黑暗中跳动的烛火,引着猎物靠近。
不多时,一阵轻快的脚步声自远处传来,伴随着清脆的少年音:“咦?这里怎么有个妖?”
是碧云童子。他提着药篮,篮中已放了半篮玄阴草,刚转过一块一人高的巨石,便看到了草丛中的 “阴石妖”。少年眉头微蹙,脚步顿在原地,声音中带着几分警惕 —— 骷髅山虽多妖物,却极少有妖敢靠近白骨洞附近,更别说这般重伤濒死的模样,总透着几分不寻常。
他没有立刻上前,而是从怀中摸出一枚铜铃,那铃通体黄铜,刻着简单的护符纹路,轻轻晃动间,铃声清脆,穿透瘴气,传遍四周。这是他与彩云约定的信号,若遇异常,便以铃声示警。
片刻后,另一道脚步声匆匆赶来,正是接到信号的彩云童子。“师兄,怎么了?” 他跑到碧云身边,顺着师兄的目光看向草丛,当看清那 “阴石妖” 的模样时,眼中满是惊奇:“这是…… 石妖?看她的石化程度,妖气散得这么快,怕是撑不了多久了。”
两人凑上前,蹲在草丛边仔细打量着嫦娥。碧云伸手探了探她的鼻息,指尖只感受到一丝微弱的气流,轻声道:“还有气,只是伤得太重,本源都快散了。” 彩云则注意到她身上的伤口,皱眉道:“伤得这么重,连石之本源都快不稳了,不知是遇到了什么凶险,竟被打成这样。”
他们虽年幼,却也知晓如今三界不太平,异类修行者常因根脚特殊被阐教修士排挤打压,稍有不慎便会落得身死道消的下场。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怜悯 —— 毕竟同是 “石属” 修行者,多少有些同病相怜。
碧云率先开口:“不如将她带回洞府,交给娘娘处置?娘娘心善,又与她同是石属得道,若是愿意出手,或许还能救她一命。”
彩云点头附和:“也好,总不能看着她在这里等死,万一被山中的黑风兽叼走,更是连转世的机会都没了。”
说着,两人各自从怀中抛出一个圆环 —— 那是石矶娘娘所赐的 “缚妖环”,通体黝黑,刻有简单的镇妖符文,能压制妖气却不伤性命。圆环在空中化作两道黑光,精准地套在嫦娥的手腕与脚踝上,既不会伤其性命,又能防止她逃脱。随后,碧云与彩云架起妖风,一左一右地托着嫦娥,朝着白骨洞的方向飞去。
妖风穿过重重石林,掠过挂满白骨的山崖,那些白骨是过往挑衅者的遗骸,在风中轻轻晃动,透着威慑。不多时,三人便来到了白骨洞的洞府门前。
洞府由巨大的青石板砌成,高达三丈,宽约两丈,石门上刻着狰狞的石兽浮雕,那兽形似麒麟却生有双翼,目光凶狠,獠牙外露,透着一股威严与阴森。碧云走上前,对着石门躬身行礼,声音恭敬:“娘娘,弟子碧云、彩云,在山后发现一位重伤的阴石妖,她本源受损,即将石化归原,特来请示娘娘如何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