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鹿台泣血终难挽,月赴幽冥谋破局
鹿台之上,奢靡的金玉摆件在残烛下泛着冷光,却照不进半分暖意——死一般的沉寂如同无形的枷锁,将这座曾宴饮不断的高台牢牢困住。帝辛瘫软在冰凉的玉阶上,锦袍褶皱间还沾着酒渍与糕点碎屑,往日里睥睨天下的人皇锐气荡然无存,只剩悔恨与恐惧如同毒蛇般缠绕着他的心脏,让他连呼吸都带着颤抖。
闻仲立于殿中,玄色道袍上的星辰纹路早已失去光泽,他身形挺拔如松,却僵得像一尊被风化了千年的石像。方才为探查天机而睁开的天眼,本该神光湛湛、能洞穿三界虚妄,此刻却盛满了化不开的悲凉,金色的瞳仁里映着帝辛的颓态,也映着殷商江山即将崩塌的虚影。
良久,闻仲缓缓转过身,老旧的关节发出轻微的“咯吱”声,如同朽木转动。他看向那个自己辅佐了半生、曾寄予无限厚望的君王,眼中没有了往日的怒火,也没有了痛心疾首的斥责,只剩下一种深入骨髓的疲惫,仿佛连开口都耗尽了全身力气。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他的声音沙哑得厉害,像是两块粗糙的顽石在相互摩擦,每一个字都带着沉重的无力感,“大王,你好自为之吧。”
话音落下,闻仲不再看帝辛一眼,拖着灌了铅般沉重的步伐,一步一步朝着殿外走去。玄色的袍角扫过散落的玉杯,发出清脆的碰撞声,却像是在为殷商的覆灭敲起丧钟。他要去龙德殿,要召集文武百官;要用自己这副早已伤痕累累的残躯,为这栋即将倾塌的大厦再撑片刻——哪怕明知这一切都是徒劳,哪怕知道自己终将与殷商一同埋葬。
他是殷商的太师,食君之禄,便要忠君之事。纵是以身殉国,魂飞魄散,也绝不会有半分退缩。
看着闻仲决绝而落寞的背影逐渐消失在殿门之外,帝辛张了张嘴,想要唤住他,想要说些什么挽回的话,可喉咙像是被堵住般,一个字也吐不出来。泪水终于忍不住夺眶而出,顺着他苍白的脸颊滑落,滴在金砖上,晕开一小片湿痕。无边的恐惧与悔恨如同潮水般涌来,将他彻底淹没在鹿台的死寂之中。
……
闻仲带病回朝、阐教圣人动怒、妖星降世扰乱朝纲——这一系列消息如同长了翅膀,短短数日便传遍了整个洪荒。无论是昆仑山的阐教仙师,还是金鳌岛的截教弟子,亦或是人间的诸侯国主,都清晰地感受到,那悬在所有人头顶的量劫之剑,已然出鞘,开始滴下染血的锋芒。
就在洪荒众生人心惶惶之际,昆仑山玉虚宫突然传出两道毫不掩饰的消息,如同惊雷般炸响在三界:
其一,元始天尊亲收一介凡夫姜子牙为徒。此人才疏学浅,天资平平,却被天尊赞为“根性纯良,有承运之相”,责令其在山中修习治国安邦之术与兵法韬略,不许擅离;
其二,阐教至宝灵珠子已历劫转世,投生于陈塘关总兵李靖家中,取名哪吒。灵珠转世的异象惊动了陈塘关上下,霞光笼罩总兵府三日不散,连天地灵气都为之涌动。
这两道消息没有半分遮掩,堂而皇之地传遍三界,背后的含义不言而喻——阐教已然为这场封神量劫,落下了关键的两枚棋子。姜子牙便是那代天封神、执掌封神榜之人,而灵珠子转世的哪吒,便是劈开量劫迷雾、搅动天下风云的开路先锋。
元始天尊的意图昭然若揭:他要以堂堂正正的阳谋,扶持西周取代殷商,更要借这场量劫,彻底清理他眼中“违背天道”的截教“余孽”。
……
广寒宫中,清冷的月华如流水般洒满琼楼玉宇,却无法平息嫦娥心中翻涌的波澜。阐教落子的消息,早已通过太阴星的星辰之力传入她耳中,让她指尖的月桂花瓣都微微颤动。
“姜子牙,灵珠子……”嫦娥喃喃自语,秀眉紧蹙,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一切都与她记忆中的轨迹分毫不差——通天教主为避杀劫,下令万仙闭岛不出,试图以“静”字诀躲过这场灾祸;可元始天尊却步步紧逼,用阳谋布下天罗地网,逼着截教不得不踏入量劫的旋涡。
两种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早已注定了结局。截教会输,而且会输得一败涂地——万仙大阵被破,无数弟子身死道消,魂魄被封神榜强行收录,沦为天庭的傀儡;就连通天教主本人,也会被鸿钧道祖带回紫霄宫,囚禁万年,受尽苦楚。
想到这里,嫦娥的心不由自主地沉了下去。她当初加入截教,虽是为了获取助太阴星稳固的功德,可毕竟在金鳌岛挂了名,受了通天教主的庇护,更与金灵圣母、无当圣母等核心弟子结下了深厚交情。如今截教这艘大船即将倾覆,自己真的能独善其身吗?就算侥幸躲过一劫,失去了截教的支撑,她在洪荒的立足之地又在哪里?恐怕连站在量劫棋局上的资格,都会被彻底剥夺。
“不行,不能坐以待毙。”嫦娥猛地起身,月白色的素衣在空中划过一道清冷的弧线。她太了解通天教主的性格,也深知截教“有教无类”的教义早已深入骨髓——想要让通天放弃弟子、强行阻止他们入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