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顼之后,帝喾高辛氏继位。他效仿颛顼的德政,教化百姓耕种、畜牧,推行历法指导农时,人族在他的治理下愈发兴旺,处处呈现出安居乐业的景象。
再之后,帝尧放勋继位。帝尧之时,人族迎来了一段真正的盛世 —— 粮食丰收,人口增长,部落之间和睦相处,甚至出现了 “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的景象。
然而,盛世之下,滔天祸水已在悄然酝酿。不知因何缘故,洪荒的天河之水突然开始泛滥,无数支流倒灌人间,淹没了田野与村庄,数以万计的人族百姓流离失所,哀嚎遍野。
帝尧年迈,见此惨状,便将帝位禅让给德行更高的帝舜重华。帝舜继位后,第一件事便是治理洪水,他任命鲧为治水官,命其率领万民阻挡洪水。
鲧为人固执,却也心系百姓。他见洪水汹涌,便冒险盗取了天帝的息壤 —— 这息壤能自行生长,是堵截洪水的至宝。鲧以 “堵塞” 之法治水,耗时九年,却终究未能平息水患,反而因盗走神物触怒天帝,被斩杀于羽山之下。
这一切的兴衰荣辱、悲欢离合,在嫦娥眼中不过是光影流转。她的心早已沉浸在太阴大道的无尽玄奥之中,如同古井般无波 —— 不是冷漠,而是修行到一定境界后,对 “因果” 的超脱。她知道,这是人族必须经历的劫难,只有渡过这场劫难,人族才能真正成长为能与洪荒万族抗衡的大族。
鲧死后,帝舜并未放弃治水,而是启用了鲧的儿子大禹,让他接替父亲的职责,继续治理洪水。大禹吸取了父亲的教训,改 “堵” 为 “疏”,率领万民开山劈石,疏通河道,引导洪水流入东海。
这一治,便是百余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走遍了洪荒的山川河流,将洪水的脉络摸清,终于渐渐平息了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水患。
嫦娥坐在月桂树下,双目微闭,周身环绕着淡淡的银色光晕 —— 她正将自身元神与整颗太阴星的本源融为一体,试图触摸准圣之上的境界壁垒。
太阴本源的力量如潮水般涌入她的元神,无数关于 “太阴” 的法则符文在她脑海中流转,有关于 “月缺月圆” 的循环之道,有关于 “寒凝万物” 的冻结之法,还有关于 “月华滋养” 的生机之理…… 她试图将这些法则融合,找到突破准圣的关键。
就在这时 ——
“嗤啦!”
一道凌厉无匹的青色剑气突然撕裂虚空,无视了广寒宫外的太阴禁制,无视了月桂树的守护之力,径直悬停在了嫦娥面前。剑气之上,包裹着一张金色的符诏,符诏上刻着 “上清” 二字,散发着浩瀚而磅礴的圣人意志。
这是属于通天教主的符诏!
嫦娥猛地睁开双眼,清冷的眸子里闪过一丝诧异。自她闭关以来,碧游宫讲道从未间断,通天教主也从未单独传讯于她。如今在大禹治水的关键时刻,老师竟突然以圣人剑气传递符诏,这背后,定然有重要的缘由。
她收敛心神,站起身来,对着青色剑气与金色符诏躬身行礼,声音恭敬:“弟子嫦娥,恭迎师尊法旨。”
青色剑气微微颤动,金色符诏缓缓展开,通天教主那威严而温和的声音,透过符诏传入嫦娥耳中,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郑重:“嫦娥,速离太阴星,前往东海金鳌岛碧游宫。此行缘由,待你抵达后,为师再与你细说。”
嫦娥心中虽有疑惑 —— 为何偏偏在此时召她前往金鳌岛?与大禹治水又有何关联?但她并未多问,只是再次躬身:“弟子遵旨,即刻前往。”
话音落,她抬手一挥,广寒宫的宫门缓缓开启。她最后看了一眼被锁链缚在桂树下、依旧在无意识敲击树干的后羿,又望了一眼月宫深处捣药的玉兔,随即脚踏月华,化作一道银色流光,朝着东海金鳌岛的方向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