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巅,终年积雪不化,云雾缭绕间,玉虚宫的琉璃瓦折射着清冷的天光,宛如嵌在云端的仙宫。往日里,这座阐教圣地总是透着一股庄严祥和,殿外仙鹤齐鸣,宫内道童诵经,可今日,却被一层压抑的圣威笼罩,连殿檐下悬挂的先天灵灯都黯淡了几分,灯芯跳动的火光,仿佛也在畏惧着什么。
金光一闪,元始天尊的身影骤然出现在八宝云光座上。那云座由八宝镶嵌而成,本应流转着温润的霞光,此刻却在圣人的威压下失去了光彩。元始天尊端坐其上,双目微阖,周身玄黄色的功德金光虽仍在流转,却掩不住眉宇间的阴沉——比之前往碧游宫时,这份怒意更甚,像是沉寂的火山,随时可能爆发。
大殿中央,广成子早已跪伏在地,青色道袍上还沾着些许尘土,那是他此前与人皇部落接触、又惨败而归的痕迹。他的脊背绷得笔直,却止不住地微微颤抖,圣人那无形的威压如同千斤巨石,压得他元神都几乎凝滞,连呼吸都变得艰难。
绝望,如同冰冷的潮水,在广成子心中不断翻涌。他太清楚自己此行的失败意味着什么——不仅没能争得人皇之师的机缘,还让阐教在洪荒众仙面前丢尽了颜面。师尊亲赴碧游宫,必然是为了替他、替阐教讨个说法。可如今师尊归来,怒意却比去时更盛,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连师尊这位天道圣人,都在通天师叔那里吃了亏!
这个认知,让广成子如坠冰窟。他死死攥着掌心,指甲几乎嵌进肉里,心中满是自责与惶恐:“都怪我……若不是我行事不慎,怎会让截教钻了空子?若不是我能力不足,怎会连累师尊颜面受损?”他仿佛已经能听到洪荒各处传来的嘲讽,能看到截教弟子得意的嘴脸,这份羞耻与愧疚,几乎要将他的道心压垮。
“弟子……罪该万死!”广成子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说完这句话,他重重叩首,额头撞在冰冷的玉石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连血痕都隐隐浮现。
然而,元始天尊并未看他一眼。圣人的目光幽深难测,仿佛穿透了玉虚宫的殿宇,落在了遥远的人皇部落,又似在思索着太上老君此前的提议。大殿内一片死寂,只有圣人周身道韵流转的细微声响,每一秒都像是在煎熬,让广成子的心沉得越来越深。
许久,那冰冷得没有一丝温度的声音,才缓缓在大殿中响起:“起来吧。”
广成子猛地一愣,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原本以为,等待自己的会是雷霆之怒——或许是被废去修为,或许是被打入天牢,甚至可能被逐出师门,可师尊此刻的语气,竟平淡得像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师尊……”他试探着抬起头,眼中满是茫然与不安,连起身的动作都带着几分迟疑。
“此事,与你无关。”元始天尊打断了他的话,声音依旧平稳,听不出半分情绪波动,“是为师小觑了通天,也小觑了那‘截取一线生机’的截教之道。”
这话一出,广成子心中的惶恐更甚。他太了解自己的师尊了——越是平静,往往意味着越是深沉的谋划,或是越是压抑的怒火。他宁愿师尊将他痛骂一顿,哪怕真的废去他的修为,也比现在这般“轻描淡写”要好受得多。这种平静,让他觉得自己的过错仿佛被无限放大,连赎罪的机会都变得渺茫。
可元始天尊早已不再理会他的心思。圣人的心中,早已勾勒出新的棋局。太上老君的提议,虽是迫于形势的无奈之举,却也是眼下唯一能破局的办法——人皇之师的位置已失,这是定数,强行争夺只会沾染人皇因果,得不偿失。但人皇统一人族的大业,却是一块蕴含着海量功德的巨大蛋糕,截教不过是抢先咬下了“教导”这第一口,剩下的“征伐”“治世”“定伦”,才是真正的大头!
元始天尊的指尖轻轻敲击着八宝云光座的扶手,心中念头飞速转动:赵公明不过是个野路子出身的散仙,早年在罗浮山修行,虽有几分实力,却只懂修行与杀伐,哪里懂得治国安邦、礼乐教化?他能教给人皇轩辕的,无非是些粗浅的修行法门,最多再指点些防身之术。可他阐教门下的十二金仙,哪个不是在人族中声望卓着?尤其是广成子,当年还辅佐过地皇神农,亲自主持过人族的农耕教化,对于治理人族、辅佐帝王,有着旁人无法比拟的丰富经验。
这,便是阐教的机会!是他扳回一局,甚至反超截教的关键!
“广成子。”元始天尊终于再次开口,声音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