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离去,并未让人族陷入混乱。他所传下的八卦、渔网、畜牧之法,早已深入人心。但人族不可一日无主,谁将成为下一位人皇?洪荒大地上,无数目光聚焦在这片充满生机与变数的土地上。
渭水之畔,伏羲的身影消失后,金光散尽,大地回归本色,但天地间依旧残留着无形的威压。河水轻拍河滩,水面映照出晨光闪烁,如同细碎的黄金颗粒漂浮其上。风吹过河畔的芦苇,沙沙作响,仿佛在低声吟诵人皇归位的传说。
远方的山脉,连绵起伏,云雾缭绕,仿佛也在为这一刻的历史震动而颤抖。林木枝叶轻摇,似乎传递着古老的祝福。鸟兽静止片刻,随即齐声长鸣,仿佛在向新的人皇表达敬意。
华胥部落中,族人们仍跪在地上,久久不敢起身。长老的手微微颤抖,泪水沿着鬓角滑落。他们望向空中消失的方向,心中涌起一种既敬畏又安心的情感——人皇归位,洪荒将有新生。
年轻猎人们,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紧握渔网与弓弩,仿佛体会到了力量的传承。
远在北方的昆仑山,广成子手持番天印,步履稳健而沉稳,走下山门时,脚下碎石被踏得粉碎,发出清脆声响。山风吹动他的道袍,衣袂翻飞,如同天河流动。
山下山谷的云雾,缓缓聚集,形成一条金色河流,从山巅蜿蜒而下,仿佛与伏羲归位的金光相呼应。
金鳌岛的多宝道人,踏海而行,海面波光闪烁,浪花迸溅如碎银。海风吹拂,他的发丝随风飞扬,目光如炬,扫过碧蓝的海面,仿佛洞察了海天一线的奥秘。
他微微一笑,手指轻点,海面上浮现出层层符纹,波光与符文交织,映射出他对人族未来的布置。
而在西方,须弥山上,接引与准提面对东方三圣布局下的人族气运流动,眉头紧锁。须弥山上悬浮的祥云缓缓旋转,散发着幽幽蓝光,仿佛记录下人皇归位的每一瞬间。接引长叹,声音低沉却带着穿透力:“机缘未尽,未来人族之事,仍需布局。”
准提眼中闪烁着焦虑与期待的光芒,手指在空气中划出复杂符纹,符纹像水波般荡漾开去,试图感应人道的流动方向。
洪荒大地上,无数部落与族群,甚至是散居的游牧、山林小族,都感受到一股无形的气运压迫。
这股力量既温暖又庄严,像春风拂过干涸的心田,又如雷霆震撼着灵魂深处。族长们仰天长啸,长老们跪地祈祷,少年们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渴望与敬畏。
人皇伏羲的功德,不仅凝聚了人族的气运,也像无形巨网,护卫着每一寸土地、每一个生灵。
火云洞外,虚空中翻涌着淡金色的云雾,如同水面涌动的波涛,卷起阵阵光辉。洞口散发着幽幽气息,仿佛在呼唤伏羲的归来。
洞内,各代人族先贤的影像隐隐浮现,神情庄重,他们静默守候,将伏羲归位所带来的气运稳固于洞中,确保人族长治久安。
渭水河面上,水光潋滟,倒映出伏羲曾经站立的身影。河水轻拍河岸,带着泥土与青草的清香,风吹过,卷起河畔的细沙,飘落在族人的发间与肩头。
族人们缓缓起身,面色庄重而虔诚,他们清晰地感受到人皇遗留的温度与气息,那是守护,是希望,也是力量。
伏羲的功德不仅改变了族人,更在天地间留下印记。天空中,彩霞如同金线缠绕天穹,云层间闪烁着光华,仿佛天幕被重新描绘。山脉、河流、林地、草原,都因为这股功德而生机勃勃,鸟兽得以安居,人族能够稳步发展。
三年后的烈山部落,女登诞下神农男婴。婴儿出生那刻,雷声低沉轰鸣,远山松涛呼应,天光骤亮,仿佛洪荒在为这一异象震动。地面涌起淡金色光华,五谷成熟,花木吐香,空气中弥漫着甘甜与生机的气息。
婴儿晶莹剔透的腹部,五脏六腑清晰可见,呼吸间发出微光,如同微小的星辰在跳动。族人围绕婴儿,眼中既惊诧又敬畏,轻声呼唤:“这是地皇将出!人族新生之子!”
河水倒映下,神农的面容仿佛天地雕琢过一般,眉目清明,双眼中闪烁着智慧与威严的光芒。风吹动他细软的发丝,衣衫轻轻舞动,如初升晨光中涌动的金色波浪。
族中老者轻声低语:“此子非凡,将承接伏羲未竟之业,继人皇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