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瑶看着李成安如此镇定,眼中掠过一丝欣赏,随即又道:“不过,世子也请放心。我陈家与王府的合作基础仍在。待世子来到了中域,局势明朗,陈家依然是世子最好的合作伙伴。”
两人随后又聊了一些关于当前局势的看法,以及中域的一些风向,但都默契地不再涉及核心结盟问题。谈话持续了近两个时辰,直到中午时分。
陈清瑶婉拒了李成安留她用午饭的邀请,起身告辞。
“世子,保重了。还请一定要活下来,希望下次见面时,能看到一个不一样的你,还有一个不一样的大乾,我会在天启等你。”陈清瑶最后说道,语气意味深长。
这些日子相处下来,她对李成安和他身边这群人的感观都很不错,可以说是极好的,跟他们相处,没有世家大族那么多的算计和权衡,更多的则是最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相处,这让陈清瑶很受用。
“陈小姐也要一路顺风,也请陈小姐放心,中域我肯定会去,陈家的投资,定不会成为一场空。”李成安将她送至书房门口,并未远送。
陈清瑶离开王府后,并未多做停留,直接与等候在外的陈七汇合,登上马车,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京都,仿佛从未出现过一般。
午饭过后,李成安并未休息,而是换上了一身较为正式的袍服,径直入宫求见乾皇李玄。
御书房内。
李玄看着下方虽然难掩疲惫但眼神坚毅的侄子,心中也是百感交集。他早已从王全那里得知了李成安这三日的状态,此刻见他主动进宫,心知他已然振作。
“成安,你来了。身子可好些了?”李玄语气温和。
“有劳叔父挂心,侄儿无碍。”李成安恭敬行礼,随即开门见山,“侄儿今日前来,有一事恳请叔父恩准。”
李成安没有称陛下,而是直接称的叔父,这就表明了李成安并没有把自己要表达的事情当成是国事,而是家族的一个晚辈,对长辈的请求。
“哦?何事?但说无妨。”
李成安抬起头,目光直视李玄,将自己的想法清晰道出:“侄儿想为恩师孟敬之,在京都城外立一座圣人庙,受世人香火;并在京都城内,为其铸造一尊石像,以供万民瞻仰。恳请皇伯父允准!”
此言一出,侍立在一旁的王全瞳孔微缩,下意识地看向皇帝。这等逾制之事…
李玄闻言,脸上并未露出太多惊讶之色,似乎早已料到或有此请。他沉吟片刻,目光深邃地看着李成安:“成安,你可知此举会引来多少非议?御史台那帮言官,怕是要把朕的御案都掀了。”
“侄儿知道。”李成安语气坚定,“但老师一生,学问德行,足以配享此荣。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侄儿只想为老师尽最后一份心意,也让后人铭记老师之功绩。一切后果,侄儿愿一力承担!”
李玄看着这个侄子眼中那不容动摇的决意,自从这孩子进京以后,这还是第一次以一个家族晚辈的身份来求他这个叔父,他忽然朗声一笑:“好!好一个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这才是我李家男儿应有的气度,你的这位老师也当得起!你的请求,朕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