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大乾的科举制度被彻底改写;这一日,无数寒门学子看到了希望;这一日,一个新时代的种子,就此埋下。
李成安站环视着眼前一张张或激动、或沉思的面孔,缓缓开口:\"今日之言,望诸位谨记。为官之道,不在清谈,而在实干;不在权术,而在民生。\"
他抬手示意众人安静:\"十年后,我希望看到你们中有人能站在这个位置,对下一批学子说同样的话!陛下让我送诸位学子一句话,读书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说完,李成安最后看了一眼这些年轻的学子,转身登上马车。
\"回府吧。\"
马车缓缓驶离,留下一地沉思。程砚带着蜀州学子们自发列队相送,有一两个学子突然追出几步,高喊道:\"世子!学生会证明给您看!\"
马车帘子微动,一只修长的手伸出窗外,轻轻挥了挥。
茶楼上,乾皇长叹一声:\"今日这热闹,没有白看,诸位好好回去想想吧,满朝文武,竟然不及一个十多岁的孩子看的通透。回宫!\"
乾皇离开后,众人顿时暗自叫苦,这位世子,哪儿像一个孩子了?一个孩子能让北凉退兵?一个孩子能逼迫世家让路?一个孩子能能说出这等圣人之言?等等,这位世子好像还未行冠礼,确实还是个孩子。
“哎...”
一行人发出无奈的叹息,能有机会坐在这里的,几乎都老臣,就算不是老臣,也是陛下看重很久的人,这么多年为官,还不如一个孩子看的明白,这事儿确实让人挺糟心的。出来看热闹,自己却成了那个最大的热闹!
夕阳西下,廉政司门前的石狮被镀上一层金边。学子们三三两两散去,有人垂头丧气,有人踌躇满志。
李成安今天的所言所行,会以最快的速度传遍整个大乾,特别是那最后四句圣人之言,会点亮天下读书人未来前行的道路,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地平线下,他们这些学子心中,都亮起了一盏不灭的灯。
远处皇城的暮鼓沉沉响起,惊起一群归巢的倦鸟。这场闹剧般的风波,终是化作大乾新政路上的一段插曲。而更大的变革,正如这暮色般,悄然笼罩四野。
吴王府,内院。
\"春桃,把书房那几本手稿都收好。\"李成安解开腰间玉佩扔在案几上,\"特别是抽屉里那几张图纸,一张纸片都不能落下。\"
春桃正指挥着小丫鬟们打包箱笼,闻言转身:\"世子今日可真帅。\"
李成安微微一笑:“难道本世子平日里就不帅了?”
“平日里也帅,只是不像今日这般光芒万丈。”
“你这丫头也开始学会拍马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