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镇北关(2 / 2)

李成安微微颔首:\"有劳赵校尉了。\"

赵校尉侧身引路:\"世子请随我来,侯爷已在关内备好住处。\"他看了眼李成安身后的车队,补充道:\"不过世子的随行人员需要例行检查,眼下已经和北凉打起来了,这是侯爷下的军令,还请世子见谅。\"

\"理应如此。\"李成安示意冬雪一行配合检查,自己则跟着赵校尉先行入关。

穿过厚重的城门,镇北关内的景象扑面而来。与李成安想象中肃杀的边关不同,关内竟是一片繁忙景象。街道两侧店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满载货物的马车在石板路上轧出深深的辙痕;身着各色服饰的商旅穿梭其间。

\"不是和北凉打起来了吗?关内怎么还是如此热闹?\"李成安有些意外。

赵勇解释道:\"回世子,镇北关是北境军事重地,平日里商旅往来本来就频繁,只是近来和北凉打起来,商人已经少很多了,不过还是有些外来商贾,毕竟打仗了,很多东西价格就高了,至于其他的,大多都是镇北关的百姓。\"

“百姓?没有迁走吗?”李成安问道。

赵勇无奈的摇了摇头:“迁?他们能往哪儿迁?他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镇北关,的确有些人走出去了,但更多的人,他们走不出去,朝廷没有那么多银两来迁徙百姓,出去了也是难民和流民,到头来大概也是死路一条。

他们的根在这里,他们的命也只能和镇北关绑在一起,我们赢了,他们就活,若是...”

最后一句赵勇没有说下去,但李成安也明白,若是哪天镇北关守不住了,这些百姓都会死,没有别的活路,连逃命的机会都不会有,正如当年的南京一般。

他们就算跑了,到别的地方也是流民,当地官员若是有良心,能管你一时,但也不会长久,最好的情况,便是自己找个活计,能苟延残喘的活下去,这个时代的人大多很排斥外乡人,无论是官场还是百姓,都会有这种情况。

李成安正思考着,一队全副武装的士兵整齐地跑过街道,铁甲碰撞声引得路人纷纷避让。李成安注意到这些士兵脸上都带着疲惫,有的还缠着渗血的绷带。

\"这是...\"

\"前日与北凉游骑交过手的斥候队。\"赵勇压低声音,\"北凉人越来越放肆了,小股骑兵不断骚扰,侯爷派了几支队伍出去清剿。\"

李成安眉头微蹙:\"已经交上手了?\"

赵校尉点点头,正要细说,前方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只见几名士兵抬着担架匆匆跑过,担架上的人浑身是血,一条腿已经不翼而飞。

\"让开!快让开!\"领头的士兵嘶吼着,声音里带着哭腔,\"大夫!找大夫来!\"

人群慌忙让出一条通道,李成安看到那伤员苍白如纸的脸上满是冷汗,却死死咬着布条不让自己昏过去。那一瞬间,前世在电影中看到的战争场面与现实重叠,血腥味混合着铁锈味直冲鼻腔,让他胃部一阵抽搐。

他虽然两世为人,但是他从来没有经历过战争,蜀州是边境,可周围都是些弹丸小国,有他那位父王在,打仗这种事情根本不需要他去考虑,而且自己性子懒散,也不会吃饱了撑的主动去战场。

在这里,他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比电影中描绘的更加血腥,而未来的那一战,恐怕比现在更加残忍,死的人将会更多,李成安从来不是一个怀揣着圣母心的人,但是他骨子里依然无法做到对生命冷漠。

他始终相信一句话,一个人若是对生命都没有了敬畏,总有一天,命运也会抛弃你,这一刻,他第一次有了想改变这个时代的想法,想让这个时代稍微好上一些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