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渊眸光微动,若有所思地看向湖面,无奈的摇了摇头:“父皇身子最近怎么样?”
“陛下龙体安好。”
“那他为何这么急着把朝堂这些事交给本宫?”
“陛下说了,殿下早晚都要接手大康的,陛下没有必要一直把权柄握在手里,趁着眼下有这个机会,就让殿下先熟悉熟悉,有个适应的过程,过两年,这大康的天下,就该依靠太子殿下了。”
“转告父皇,本宫知道了,这边关的事情本宫可以接手,至于其他的,请父皇再担待一些,监国的话,等这场仗打完再说吧,本宫还有些事情还没做完。”
“奴才会原封不动转告陛下,老奴就不打扰殿下了。”
说完便行礼退了下去。
鱼线轻轻一颤,湖面泛起涟漪。刘渊手腕一抖,一尾银鲤破水而出,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他微微一笑,随后又把鱼放入水塘。
\"既然接下来这个苦差事,那就看看吧,去拿笔来。\"
内侍连忙递上朱笔。刘渊接过,随手在奏折上批了几个字,又问道:\"大乾和道门那边可有什么动静?\"
\"回殿下,吴王李镇已经到了南境,但这些日子一直按兵不动。道门那位极境行踪不明,陈静虚如今尚在北境,至于道观那一位,依然未曾下山。\"
刘渊笔尖一顿,眼中闪过一丝玩味:\"道门这几人倒是有点意思...\"
他忽然轻笑一声:\"既然如此,那咱们就先动吧,你稍后去一趟别院,带上一份厚礼,麻烦二师兄出一趟远门,去看看那位明心的成色。
将来打起来,大家心里也有个底,明心那么多年没下山,若是不知根知底,将来怕是不太好打。\"
湖面微风拂过,吹起他额前几缕散落的发丝。
“奴才明白,那北境那边是否...”
\"陈静虚那边自然有人管,你不必多问。\"他合上奏折,淡淡道,\"另外,让方师兄快一些,这位世子既然想让本宫先出手,我们先落子也是无妨的。本宫就看看,这李成安此去北境,他还有什么底气,吴王一家在蜀州那么多年,怕是藏了不少,让方师兄他们注意些安全,若事不可违,直接走就行了,这一次咱们没必要死磕。
至于南境那边,一切都听镇国公常易的,他的任何军令本宫都不会干涉,朝堂那边,传本宫的话,但凡老国公在边关有任何需要,无论是粮草还是军饷,或者将领军士的调动,只要不涉谋反,六部务必用最短的时间办妥。
若事情紧急,可以先办再报,不必按章程来。事后若是父皇追究,由本宫担着。谁若是在这个时候出了差错,不管他是谁,不要怪本宫不念情分。\"
“是,太子殿下。”
内侍躬身退下。
刘渊重新将目光投向湖面,指尖轻轻摩挲着钓竿,低喃道:\"难得碰到几个有意思的年轻人...李成安,你可别输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