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渐黄昏,车队停在一处名为青林镇的小镇休整。刚进镇子,冬雪就察觉到异样——本该热闹的街市上行人寥寥,不少店铺大门紧闭,偶有路人也是行色匆匆。
\"世子,这镇子怎么这么冷清。\"冬雪压低声音,她虽不会武功,但观察力极为敏锐,\"您看那些商铺门上的封条,都是崭新的。\"
李成安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到几家粮铺和布庄的门上都贴着\"官封\"字样的条子。墙角蹲着几个衣衫褴褛的孩童,正眼巴巴地望着他们车上的干粮。
\"派人去找个客栈安顿,今晚暂时住这儿吧。秋月,你带些铜钱和干粮分给那些孩子。\"李成安走下马车,掸了掸衣袍上的尘土,\"冬雪随我去茶楼坐坐。\"
镇中唯一的茶楼里,三三两两坐着几个商贾打扮的人,正低声交谈。见李成安进来,谈话声戛然而止,几道警惕的目光投来。
\"掌柜的,来壶好茶,再上几样点心。\"李成安故意提高声调,一口地道的蜀州口音,\"这北边的天气,真是冷死个仙人板板!\"
见他一副富家公子做派和一副外地口音,茶客们明显放松了警惕。一个胖商人甚至主动搭话:\"这位公子看着面生,听口音像是西南那边来做生意的?\"
\"正是。\"李成安笑着拱手,\"家父让我来北境看看,说是战事一起,皮毛药材都能翻着跟头涨价。\"
闻言,茶楼里的气氛顿时热络起来。那胖商人凑过来低声道:\"公子来得巧,如今这青林镇方圆五十里的生意,可都归郑老爷管了。\"
\"哦?\"李成安挑眉,\"这位郑老爷是...\"
\"嘘——\"旁边一个瘦高个急忙制止,\"小点声!郑老爷可是郑家的亲戚!\"他神神秘秘地指了指京都的方向,\"听说连京都的高官都得给他三分薄面!\"
冬雪凑到李成安耳边轻声说道:\"公子,这青林镇地属锦州,是郑家的地盘...\"
\"闭嘴!\"李成安装模作样地呵斥,转而堆起笑脸,\"各位见谅,下人不懂规矩,没想到这么小地方,竟然还有郑家这等大人物,能让京都的高官都要给面子。\"
胖商人搓着手笑道:\"这位郑老爷可是郑家的嫡系...\"
一旁的同伴连忙点了点他,示意这位胖子不要多嘴。
李成安会意,又摸出几块碎银:“诸位不妨给我说说,我这人走南闯北,就爱听些故事,我一外地人,也不会到处胡言乱语。就权当请诸位喝茶了。”
众人顿时眉开眼笑,七嘴八舌说起这位\"郑老爷\"的\"丰功伟绩\"——如何勾结官府强占民田,如何垄断粮市哄抬物价,甚至如何将反抗的农户充作\"流民\"发配边疆...
李成安仔细的听着,脸色如常,就算心理有些不满,却没有发作,一旁的冬雪和秋月二人,此刻面色却有些难看。
没过多久,李成安便起身告辞。
回到客栈,天色已完全暗了下来。客栈大堂里点着几盏油灯,昏黄的光线将人影拉得老长。李成安要了几间上房,又吩咐小二准备一桌酒菜送到房里。
\"公子,您要的酒菜来了。\"小二端着托盘进来,麻利地摆好碗筷。一盘酱牛肉、一碟腌萝卜、一盆热气腾腾的羊肉汤,还有两壶温好的黄酒。
李成安挥退小二,亲自给冬雪和秋月各倒了一杯酒:\"先吃点东西,暖暖身子。\"
冬雪盯着面前的酒杯,眉头紧锁:\"世子,那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