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沉,暮色渐渐笼罩京都。吴王府内,侍女们正忙着点起廊下的灯笼,橘红色的火光在微风中摇曳,将王府的雕梁画栋映照得格外温暖。
王妃陈氏坐在花厅里,手中握着一卷书册,却久久没有翻动一页。她的目光时不时望向门外,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王妃,晚膳已经备好了。\"李忠恭敬地站在门口,低声提醒道。
陈氏回过神来,合上书本,轻轻叹了口气:\"世子呢?怎么还没过来用膳?\"
李忠微微一愣,随即低下头:\"回王妃的话,世子回府以后就说要练功,回房去了,安排了下人这几日不要打扰他…\"
陈氏眉头一皱,察觉到了一丝异样:\"那小子这么着急就跑了?\"
李忠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硬着头皮道:\"回王妃,世子他…午后带着冬雪和夏禾出门了,没从正门走,穿的是下人的衣服,翻的墙。\"
\"这小子。\"陈氏一声无奈的叹息,眸光微变,\"一天也不愿意多待嘛?\"
\"毕竟路途遥远,世子这一路,怕是走的不会太快…\"李忠支吾着,不敢抬头。
陈氏缓缓站起身,声音平静得可怕:\"好了,我知道了,走就走吧,孩子长大了,总该有自己的路要走了,我这个当娘的,总护不了他一辈子。\"
李忠身子一颤,连忙从怀中掏出一封火漆封好的信,双手呈上:\"王妃恕罪!世子他…走的时候,在书房给您留了一封信,春桃刚刚才拿过来,那丫头怕王妃责难,所以...\"
陈氏微微一笑,无奈的摇了摇头:“这回春桃都没带,看来这小子北上,是铁了心要搞事情了。”
说完便接过信件,拆开信封,熟悉的字迹映入眼帘。
\"娘亲亲启:
儿臣不孝,又让您担心了。
父王出征南境,孩儿思来想去,终究放心不下,还是想出去看一看。想必娘亲也是能理解我的,孩儿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些日子就算没练功,这真气还是涨的很快,听说二师兄也在北境,孩儿顺路也找他问问。
娘亲放心,儿臣此去就是去长长见识,绝不贸然涉险。孩儿身边带了护卫的,到了北境还有陛下的令牌,身边的护卫身手都还不错,安全无虞,还请娘亲切勿忧虑。
不管是大姐还是父王,都为孩儿一个人的事情东奔西走,若是让孩儿一个人留在京都,只怕是这京都待得也不舒坦,府中诸事,儿臣已安排妥当。
夏禾留在京都,会替儿子照看生意上的往来,儿子知道您会生气,但也会理解孩儿,毕竟您是天底下最好的娘亲,待北境战事稍定,孩儿定第一时间回来,向娘亲请罪。
娘亲在京都一定要按时吃饭,按时休息,入秋了,要注意多添衣服,孩儿走的时候让夏禾在咱们家铺子给你做了几件新衣,面料颜色都是儿子亲自给您挑的,回头让春桃拿给你试试,娘亲,孩儿爱您。\"
右下角的落款赫然写着——李成安!
陈氏眼眶微红,信纸在她手中微微颤抖。
\"这个混账东西…你若是给娘亲明说,你娘还能把你往死里拦不成,也难怪你父王说你不成体统,跟你娘说话也没点规矩。\"她低声骂道。
李忠见状,连忙劝慰:\"王妃,世子聪慧过人,身边又有高手护卫,定能平安归来。\"
“狗屁的高手,十几个二品,算什么高手?冬雪不会武功,秋月那丫头还差点火候。”
陈氏说完,便缓缓将信折好,收入袖中。她抬头看向李忠,声音恢复了往日的沉稳:\"吃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