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东晋风华 > 第135章 风雪民多艰

第135章 风雪民多艰(1 / 2)

车队彻底驶离建康地界,仿佛挣脱了一道无形的束缚。官道变得不再那么平整宽阔,两侧的景致也从精致的园林田庄,逐渐变为更为原始的自然风貌与疏落的村舍。空气中的寒意愈发凛冽纯粹,不再是建康那种缠绵的湿冷,而是带着北方原野特有的、能刮痛脸颊的干冷朔风。

陆昶下令队伍保持警惕,提速赶路。他深知,离开朝廷直辖的核心区域,治安便会大打折扣。谢玄初时还兴致勃勃地策马前后奔驰,欣赏着与建康迥异的旷野冬景,但很快便被无休止的寒风和单调的旅途磨去了部分新鲜感,变得沉稳下来,更多时间守在陆昶马车附近,学习如何安排警戒、规划行程。

连行数日,沿途所见,渐趋荒凉。时值隆冬,田野大多荒芜,覆着残雪,偶见衣衫褴褛的农人于寒风中收拾着枯萎的秸秆,脸上多是麻木与愁苦。村落往往破败低矮,土墙茅屋,难见砖瓦。与建康城外那些富庶的庄园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赋税甚重,”一次中途歇息时,一位老驿丞一边给他们的马匹喂着粗粮,一边叹着气对前来询问的谢玄说道,“这些年,北边不太平,朝廷用兵,粮饷都从咱们这些地方出。再加上层层加码,到了百姓手里,能留下的口粮实在有限。赶上这样的寒冬,日子就更难熬了。” 老人摇着头,眼神浑浊,“你们是往北去的官爷?唉,那边……更不太平呦。”

越往北走,驿丞的话便越是得到印证。流民开始增多。常常能看到三五成群、面黄肌瘦的百姓,扶老携幼,推着破旧的独轮车,或挑着简陋的担子,在寒风中艰难前行。他们目光呆滞,看到官兵车队经过,大多露出恐惧之色,慌忙避让到道路更远的野地里,直到车队远去才敢重新上路。

“都是活不下去,往南边逃荒的。”陆昶身边的亲兵队长,一个脸上带疤的老兵,低声对陆昶和谢玄说道,“有的是家乡遭了灾,有的是被豪强兼并了土地,还有的……是避兵祸。”

这一日,天色阴沉得厉害,铅灰色的云层低低地压着,仿佛随时要塌下来。未到晌午,竟纷纷扬扬飘起了雪花。起初只是细碎的雪沫,很快便成了鹅毛大雪,铺天盖地而下,视野迅速变得白茫茫一片,官道很快被积雪覆盖,行车愈发艰难。

车队不得不放缓速度。风雪中,忽见前方道旁聚集着一大群流民,约有数十人,男女老少皆有,瑟缩在几棵光秃秃的大树下,试图躲避风雪,但效果甚微。他们衣不蔽体,许多人冻得嘴唇发紫,瑟瑟发抖,孩童的哭声在风雪中断断续续,显得尤为凄惨。

看到官兵车队逼近,流民们顿时一阵骚动,惊恐地向后退缩,挤作一团,眼中充满了绝望与畏惧。

“停。”陆昶下令。

车队在距离流民数十步外停下。陆昶推开车门,风雪立刻扑面而来。谢玄也策马赶到车旁,眉头紧锁地看着眼前的景象。

“去看看,怎么回事。”陆昶对亲兵队长道。

队长带着两名士卒上前询问。片刻后回来复命,脸色沉重:“太守,是从北面青州逃难过来的。说是家乡今夏遭了涝灾,秋收无望,冬天又遇上大户逼租,实在活不下去了,只好结伴往南边逃,想去江淮一带寻条活路。已经走了快一个月了,干粮早就吃光,全靠挖点草根树皮和乞讨过活,又遇上这场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