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东晋风华 > 第71章 初会王猛

第71章 初会王猛(2 / 2)

王猛眼神微动,显然没料到这年轻使者如此机敏犀利。他不再纠缠姚襄,转而施加压力:“即便如你所言。然我大秦甲兵之利,铁骑之锐,冠绝天下。陛下雄才大略,有混一宇内之志。桓温若识时务,便该及早退兵,或许还能保全江东半壁。若执意妄为,待我大军东出,横扫中原,恐江东片板亦难渡江矣!” 话语间,威胁之意毫不掩饰。

陆昶闻言,非但无惧,反而朗声一笑,笑声在肃穆的厅堂中显得格外清晰:“丞相何必虚言恫吓?大秦之强,昶沿途已有见闻,王丞相治国之才,确令昶钦佩。然,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昶窃以为,陛下与丞相之志,当在开创不世之伟业,而非逞一时之兵锋。”

他踏前一步,目光灼灼,开始抛出真正的筹码:“当今天下之势,犹如战国。大秦虽强,然心腹之患,岂在千里之外之洛阳?慕容燕国盘踞河北,兵精粮足,慕容儁早有意南下;西凉张氏,虽僻处一隅,然据险而守,未肯臣服;更有仇池、代国等诸多势力环伺。若陛下与丞相倾关中之力,东出与桓公争锋于中原,胜负暂且不论,即便惨胜,必元气大伤。届时,慕容铁骑南下,西凉兵马东进,关中空虚,陛下与丞相多年心血,岂不危如累卵?此等为姚襄一孺子火中取栗,而令真正虎狼坐收渔利之事,以陛下之明,丞相之智,断不会为!”

这番话,直指前秦战略核心的忧虑,将王猛“固本西略”的国策点了出来,可谓一击中的!

王猛一直平静无波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细微的变化。他看向陆昶的眼神,不再是纯粹的审视与压迫,而是多了一抹难以掩饰的惊异与探究。他沉默了片刻,缓缓道:“哦?依你之见,我大秦当如何?”

陆昶心知时机已到,沉声道:“为上策者,莫若**静观其变**。大秦可虚应姚襄,稍作姿态,令其与桓公死斗。丞相则趁此天赐良机,**西平陇右,南固汉中,彻底涤清关中,整合内部**!待陛下根基稳固,虎视西方,届时或桓公已灭姚襄而元气损伤,或二者仍在缠斗,陛下再以雷霆万钧之势东出,扫清寰宇,会猎中原,成就真正帝业,岂不比此刻冒险与强晋死拼,更显圣明雄略?”

“为表诚意,”陆昶趁热打铁,“若陛下与丞相愿作壁上观,我朝愿默认陛下对关中现有疆域之统治,并可开放边境特定口岸,设立榷场,互通有无。如此,秦得实利与时机,晋得专心讨逆,两不相妨,各取所需,岂不远胜于刀兵相见,两败俱伤?”

厅堂内一片寂静,只有炭盆中偶尔爆出的轻微噼啪声。所有秦吏都屏住了呼吸,看着丞相。

王猛久久凝视着陆昶,那双深邃的眼中光芒闪烁,似乎在重新评估着眼前这个年轻的晋使。他原本准备好的诸多责难与施压,竟被对方这番立足于秦国利益、透彻无比的分析打得烟消云散。

良久,王猛才缓缓开口,语气已听不出丝毫情绪:“陆使者今日之言,猛已尽知。使团可先回驿馆休息。陛下近日或将召见,届时,望你好自为之。”

这是送客的意思了。

陆昶心中微微一松,知道第一关算是过了,而且似乎效果不错。他躬身行礼:“昶告退。静候陛下召见。”

退出丞相府,深秋的冷风吹在脸上,陆昶才发觉自己的后背竟已被冷汗微微浸湿。与王猛这番交锋,虽无刀光剑影,其凶险与耗费的心神,却远胜于战场。

“参军,如何?”等候在外的亲卫队长低声急切地问。

陆昶望了一眼阴沉的长安天空,轻轻吐出一口气:

“猛虎虽凶,亦有软肋。且看明日……或后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