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她缓缓开口,声音依旧平静,却带着一种深思熟虑后的郑重:“可。”
只有一个字,却重逾千斤。她顿了顿,补充道:“璞玉细琢,或可见光。草木有心,亦望春阳。”
她随即转向侍立一旁的心腹嬷嬷,吩咐道:“去将那位阿罗姑娘请进来。日后,她便在你手下学着打理书阁与药圃事宜,一应用度,比照二等侍女。规矩要教,书也要识得几个,算数亦不可废。”
嬷嬷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恭敬应下:“是,姑娘。” 这等安排,已远超寻常收留一个仆役,分明是有了栽培之意。
不多时,阿罗低着头,双手紧张地绞着衣角,跟着嬷嬷走进花厅。她不敢抬头,只觉得这厅堂清雅安静得让人心慌,那位谢姑娘的目光虽不锐利,却仿佛能看透人心。
谢道韫目光落在阿罗身上,打量了她片刻,那目光并非审视,而是带着一种淡淡的观察与了然。她语气放缓了些,却依旧清晰:“不必害怕。日后你便留在府中,随嬷嬷做事。书阁需整洁,药圃需耐心,字要认,数要算。可能做到?”
阿罗一时愣住,完全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安排。她猛地抬头,先看向陆昶,见郎君微微点头,眼中满是鼓励,再看向那位清丽如仙的谢姑娘,只觉得心头一热,鼻子发酸,她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不是害怕,而是某种难以言喻的激动,对着谢道韫结结实实地磕了一个头:“奴婢…奴婢一定尽心尽力,好好学!多谢姑娘!多谢姑娘大恩!”
又转向陆昶,泪水终于忍不住滚落下来,声音却比方才坚定了许多:“郎君…您一定要保重!奴婢会好好的,等您回来!”
陆昶心中亦是百感交集,上前扶起她,温言安抚道:“好阿罗,记住今日之言。在谢姑娘这里,我万分放心。你要珍惜这难得的机缘,用心学,大胆问,不可懈怠。”
谢道韫看着这一幕,并未再多言,只对嬷嬷微微颔首。嬷嬷会意,上前温和地领着仍在擦泪却眼神发亮的阿罗退了下去。
花厅内再次只剩下两人。陆昶再次向谢道韫深深一揖:“大恩不言谢。此情此义,昶永刻心扉。”
谢道韫微微侧身,不受全礼,只道:“各尽其份罢了。陆郎君前路艰险,万望谨慎。”她的语气依旧平淡,但那句“各尽其份”和“万望谨慎”,却比千言万语更显分量,既承了这份重托,也划下了淡然却稳固的界限。
至此,一桩沉重的牵挂终于安然落下,并且埋下了一颗未来或许能破土而出的种子。此托付,远超寻常,建立的不仅是信任纽带,更是在谢道韫这方净土中,为阿罗争取到了一个可能蜕变新生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