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东晋风华 > 第25章 初露锋芒惊满堂

第25章 初露锋芒惊满堂(2 / 2)

陆昶深吸一口气,面对最后,也是最棘手的一问。

“答司徒公第三问:凝聚共识,激励士气。”他语气沉重,却充满力量,“江东惰性,积重难返,此乃最大顽疾。破除之法,需刚柔并济,双管齐下。”

“刚者,需‘正名’与‘立威’!陛下与朝廷,需明确下诏,宣告北伐之决心,将此定为国家最高国策,不容置疑!任何敢于公开非议、阻挠北伐者,无论其身居何职,出身何门,皆以‘沮坏国事’论处,严惩不贷!此乃统一思想,断绝苟安议论之后路。同时,需大力擢拔任用主战之寒门才俊、军中锐士,将其安置于关键职位,形成一股推动北伐的强劲势力,与守旧惰性之力抗衡。”

“柔者,需‘晓利’与‘煽情’!需让朝野军民明白,北伐非为虚名,实有大利!可广泛宣扬:北定中原,可获广袤土地,将士可得封赏,百姓可获田宅,商户可通丝路。此乃‘晓以实利’。”

“更需煽动国仇家恨!组织耆老讲述胡虏暴行,令文人创作诗词歌赋、排演戏剧,宣扬祖逖、刘琨等北伐英雄之事迹,激发军民同仇敌忾之心!在建康,在姑孰,在一切重镇,都要营造出‘北伐雪耻,舍我其谁’的悲壮激昂氛围!让苟安者无所遁形,让热血者奋然而起!”

“刚柔并济,持之以恒,则惰性可逐渐扭转,共识可慢慢凝聚,士气可日益高昂!”

最后,他总结道:“然,所有这一切之前提,在于朝廷自身,在于中枢诸位明公,是否真有此坚定不移之决心!若上层犹疑反复,则下必效仿,万事皆休。故,破江东惰性,首在破庙堂之惰性!”

话音落下,余音袅袅。

整个中正大堂,陷入了一种极致的、近乎凝固的寂静之中。

所有人都仿佛被施了定身术,怔在原地。

这三个答案,层层递进,宏阔而又具体,深刻而又可行,既展现了惊人的战略眼光,又包含了细腻的实操考量,完全超出了对一个年轻士子的所有想象!这哪里是应试的回答?这分明是一整套翔实可行的北伐方略纲要!

许多品评官张着嘴,忘了合上。顾雍的眼中精光爆射,身体不自觉地微微前倾,仿佛要重新认识堂下这个青年。周闵面色阴沉得几乎要滴出水来,手指关节捏得发白。

寒门士子们激动得浑身发抖,眼中充满了狂热与崇拜!高门子弟阵营则是一片死寂,许多人面色复杂,震惊、嫉妒、难以置信交织在一起。

王坦之如遭重击,脸色惨白,下意识地后退了半步,仿佛无法承受这巨大的冲击。

珠帘之后,谢道韫缓缓吐出一口绵长的气息,美目中异彩连连,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国之利器,不外如是!”

然而,就在这片寂静即将被爆发的惊叹打破之际——

一个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赞叹与激动,猛地从大堂侧门方向响起:

“妙啊!妙极!陆郎君这番‘换防屯垦’、‘商贾助饷’之策,若于江淮间实施,确可极大缓解北伐后勤之忧,实乃老成谋国之见!末将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