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东晋风华 > 第21章 寒门铩羽志难伸

第21章 寒门铩羽志难伸(2 / 2)

沈耕如遭雷击,整个人僵在原地,羞愤、绝望、恐惧、不甘…种种情绪最终化为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他再也无法忍受这巨大的羞辱,猛地一跺脚,掩面转身,踉踉跄跄地冲出了大堂,甚至顾不得礼仪,身后留下几声压抑不住的啜泣和一片死寂的压抑。

属吏冷漠地记录下“吴兴沈耕,不予品第”。

寒门士子队列中,死一般的寂静。每一个人都面色惨白,身体微微发抖,眼中刚刚燃起的一点微弱火苗,被这盆冷水彻底浇灭,只剩下刺骨的冰寒和恐惧。他们仿佛看到了自己即将到来的命运。

高门子弟那边,则是个个面露矜持的冷笑,或摇头表示鄙夷,或低声交谈,仿佛在看一场闹剧。王坦之嘴角的讥诮之意愈发明显。

珠帘之后,贵女席间的气氛也微微变化。

王璎用团扇半掩着面,秀眉微蹙,低声道:“哎呀,这…这也太难看了些。答不上来便答不上来,何必如此失态痛哭?真是有失体统。”她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对失仪行为的嫌弃,而非对不公的愤慨。

另一位贵女也轻轻摇头:“是啊,既然学问不到家,便该在家好生读书,何必来此自取其辱?平白搅了大家的兴致。”她们自幼锦衣玉食,所见皆是成功与优雅,很难理解那种十几年寒窗苦读、一朝尽毁的绝望。

那位性情温和的庾氏女郎眼中露出一丝不忍,轻叹一声:“话虽如此…但那问题,似乎也确实刁钻了些…他一个寒门学子,怕是难得名师指点,又如何能知晓那般冷僻的细节?看着…怪可怜的。”这是席间唯一一丝微弱的同情。

谢道韫始终沉默着。她看着沈耕狼狈奔逃的背影,看着寒门士子们如丧考妣的绝望神情,再看看品评官们那冷漠甚至带着些许快意的面孔,以及身边女伴们事不关己的评论…她的指尖微微冰凉,紧紧攥住了袖中的一方素帕。

她清楚地知道,这绝非简单的学问考教。这是一场针对性的、毫不掩饰的打压与羞辱。目的,就是要将这些试图挑战门第壁垒的寒门子弟,彻底踩回泥泞之中,碾碎他们所有的希望与尊严。

她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再次投向那个依旧挺直站立在寒门队列最前方的靛青色身影。他依旧平静,然而在那份平静之下,谢道韫仿佛能感受到一种积蓄的、冰冷的力量。他看到了这一切,他会如何想?他又将如何面对?

接下来,又有两三名寒门士子被唱名。他们面临的,同样是苛刻刁钻、甚至闻所未闻的难题,或是关于边塞某个偏僻烽燧的建制沿革,或是关于某种早已失传的古礼仪式细节…结果毫无悬念,不是支支吾吾答非所问,就是被厉声呵斥“狂妄”、“浅薄”,最终要么得到最低的“下下”品第,要么直接被黜落。

每一次失败的退场,都让寒门士子群体的绝望加深一层,也让高门子弟脸上的优越感更盛一分。堂内的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前最沉闷的时刻,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珠帘之后的贵女们,也渐渐失去了看热闹的兴致,甚至觉得有些无趣和沉闷,开始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回眼前的蜜浆和点心上。

直到——

属吏深吸一口气,展开了名册的最后一页,他的目光似乎在那最后一个名字上停顿了一瞬,然后运足中气,用一种异常洪亮、甚至带着某种预示性的声调,唱出了那个早已牵动无数人心弦的名字:

“吴郡,陆氏,陆昶——!”

刹那间,万籁俱寂。

所有的目光,贪婪的、好奇的、嫉妒的、恶意的、担忧的、期待的…如同无数道利箭,瞬间聚焦于一点!

这场中正品评的真正风暴眼,终于降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