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他不但功高,权利还大。
恰逢陛下年幼,无法处理朝政,所以有很多人便觉得应该把江山交给公孙泰和。
让苏执禅位。
当然,还有一些中立派。
他们便是比较顽固的那一类。
认为大乾王朝的江山只能姓苏,不管是太后亦或者是丞相,都只有监国的份。
他们用心守护着大乾王朝,只等苏执成长起来。
中立派先不谈。
毕竟他们的目的是拥护大乾王朝。
巴不得看到太后和丞相相斗,斗个两败俱伤,无法再威胁到陛下的统治。
而太后和丞相属于半斤八两的样子。
朝堂内的百官,各自一半。
外面的将领,同样是各自一半。
对立极为明显。
若说优势,那就是苏执是萧盛澜的亲生儿子。
他身为皇帝,更偏向于自己的母后。
但也不敢做的太过分。
毕竟还有中立派在看着呢。
所以太后想问问付岩,此种情况该如何破局。
“三点。”
付岩稍微沉思,便给出了三条建议。
“第一,鼓励商贾,大搞基建。”
“也就是小的之前说过的以工代赈工程。”
“看似劳民伤财,可伤的是商贾的钱财,劳的是老百姓。”
“然而在如今的局面,老百姓吃不饱穿不暖,若能通过卖卖力气,就能让他们吃饱穿暖,照顾着家庭,他们只会感恩戴德。”
“因此,他们会感激提出这条计策的人。”
“这便笼络了人心。”
“人心所向,大势自然成。”
“第二,练兵。”
“娘娘和公孙泰和各持二十万兵力,分别屯于大乾王朝的四处边境。”
“看似势均力敌。”
“可倘若一方的兵能以一敌十,以一敌百呢?”
“在绝对的优势面前,数量反而就不那么重要了。”
“届时可以直接擒拿公孙泰和。”
“晾他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第三,内部瓦解。”
“不管是朝中重臣,亦或者是商贾,他们拥护丞相,绝大部分都因为利益。”
“只要太后许诺的更多,小的相信,肯定会有人反水。”
吧唧!
听到付岩的分析,萧盛澜抱着付岩的脸,便亲了一口。
“不愧是哀家相中的人,果真有本事。”
萧盛澜赞许道:“哀家想破脑袋也没有想到一条计策,你竟然一出口就是三条妙计。”
“只是该如何执行呢?”
“简单。”
付岩得到鼓励,便继续道:“像第一条。”
“商贾一直被认为是贱籍。”
“他们手中要粮食有粮食,要钱财有钱财。”
“想要改头换面,却没有门路。”
“如今只需太后给他们提供这么一个门路。”
“比如之前提到的修路修桥,开凿运河等等,都可以让他们出钱出粮去做。”
“朝廷只需要派人监工即可。”
“事成之后,便把道路桥梁运河的命名权交到他们手中。”
“他们想叫什么名字就叫什么名字,甚至还可以准许他们收取一定的过路费用,以此来福泽子孙后代。”
“小的相信,若如此的话,一定会有大把的商贾强迫脑袋要去做这件事情。”
“老百姓有吃有穿了,大乾王朝繁荣了,商贾手中的钱财也往外流出了一大部分,太后也能收拢民心。”
“第二条这个交给小的来做。”
“小的比较擅长工匠,能做出来一些新型的装备。”
“只要全副武装,小的相信,太后手下的兵以一敌五不成问题。”
“至于第三条,这个就要看太后娘娘的意思了。”
“不过小的觉得不管是公孙泰和,还是他那派系的官员,多多少少都会跟商贾有所勾结。”
“其实咱们借用第一条的策略,便已经在分化他们了。”
“若是对官员再许以重利,丞相的势力将不攻自破。”
“付岩,你真是哀家的福星。”
萧盛澜听的眉开眼笑。
一把把付岩拽到身上,娇滴滴的说:“付岩,宠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