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娘娘萧盛澜,丞相公孙泰和监国。
这才让大乾王朝安稳下来。
国库也因为这场内乱,老鼠进去都快要绕道而行了。
想修路?
想开运河?
也只是想想。
“所以啊,这就要借助我们这些商贾之手。”
付岩说。
“他们会同意?”
乌有谦不屑道:“就算你背后站着太后娘娘,站着丞相,你也指挥不动他们去修路,去开凿运河。”
“倘若修路之后,会以他们的名字冠名呢?”
付岩问。
“比如孟老爷修了一条从京城到青州的道路,就可以命名为三喜道路。”
“试问一下,孟老爷可愿意?”
“真的吗?”
孟三喜惊喜道:“我愿意修。”
商人虽然逐利,可也需要名声啊。
倘若能有流传千古的机会,他们又岂会错过?
所以他们家中也都养着书生,不仅仅是希望他们能为家族的繁荣做贡献,更希望他们能博得一个名声,好让家族,甚至是自己名传千古。
修路这种利国利民的好事,自然能流芳百世。
不过是耗费一些银子罢了,但凡有钱的富商,又有几人会不同意呢?
“何止如此啊。”
付岩继续道:“路修好之后,你还能收费。”
“收费?”
孟三喜一愣,有些不太明白。
“当然了。”
付岩理所当然道:“路是你花钱修的,别人想走,怎么也要交一些过路费吧?”
“可能比较少,但耐不住人多啊。”
“长此以往,把修路的银子赚回来应该不是难事吧?”
“这个……”
孟三喜傻眼了。
这特么不就是拦路抢劫吗?
是土匪行径啊。
真的可以吗?
他悄悄的看向了乌有谦。
“付掌柜,这些话是谁让你说的?”
乌有谦则慎重的问。
“我自己想的。”
付岩毫不犹豫道。
“你就不怕上头不准?”
乌有谦又问。
“为什么不准?”
付岩反问道:“修路,开凿运河,都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国家拿不出钱来,难道还不让富商自己修吗?”
“而且这个事情不用你们操心。”
“我既然敢提出来,就有一定的把握促成此事。”
“不行。”
乌有谦直接拒绝。
“经过帝王的变更,国家已经千疮百孔了。”
“虽不至于到易子相食的地步,但老百姓的日子过的绝对算不上好,很多地方甚至一天都只能吃一顿饭来勉强维持性命。”
“如此情况,再让他们去修路,去开凿运河,岂不是要把他们往绝路上逼吗?”
“乌尚书,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呢。”
付岩却笑着道:“正是因为考虑到国家的现状,所以我才会提出修路修桥,开凿运河的工程。”
“毕竟这是私人的工程,老百姓凭什么白白帮你干活?”
“所以,你得出工钱。”
“十个铜板不嫌少,二十个铜板不嫌多,再加上管饭之类的,老百姓还会怨声载道吗?”
“我觉得反倒是感念那些富户的恩情。”
“干活虽累,却能让他们衣食无忧,能让他们活下去,且能攒下来银子,为子孙后代计。”
“这便是以工代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