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传统医学的复兴大业铺开轨道后,李默肩头的重担似乎轻了一瞬,但更深沉的思索随即如潮水般涌来,将他再次拖入沉默的漩涡。
他独自坐在指挥室里,面前的全息屏幕上流动着龙城庞大的数据,但他的目光却失去了焦点。
解放。
这个词如同魔咒,在他脑海中盘旋。将四千多万地球公民从为了基本生存而必须进行的重复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每人每月只需工作十五天的承诺,将另外十五天完完全全、毫无负担地还给他们自己——去探索,去创造,去学习,去享受生活,甚至只是单纯地休息。
这个愿景无比美好,也是他一直以来努力的方向。借助机器人技术和自动化生产,他们已经初步在几个条件较好的驻地实现了人力替代,试行着“15+15”的工作生活模式。
但这还不够! 他要的是全覆盖,是让这四千多万人,全部挣脱束缚!
然而,一个冰冷的问题也随之浮现:这样会不会把人养废了?
当生存不再需要奋力挣扎,当物质需求被高效运转的机器轻易满足,人类会不会失去进取心,变得懒惰、颓废、精神空虚?历史上,多少强大的文明在安逸中逐渐腐朽?更何况是在这资源依旧不算丰沛的废土之上?
还有,机器人与人类如何相处?
5号安静地侍立在角落,流畅地执行着日常指令。它是工具,是伙伴,但现在和未来,将有成千上万、功能各异的机器人走入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们取代了人的工作,那人的价值何在?是成为纯粹的“消费者”和“享受者”吗?人与机器的主从关系、情感连接、甚至……权利边界,又该如何界定?
人类的最终归宿是什么? 难道就是在机器的供养下,无忧无虑地活着,直至灭亡?
这几个问题,如同沉重的枷锁,连续几天萦绕在李默心头,挥之不去。他甚至有些茶不思,饭不想。他想起最初推行机器人计划和“15+15”制度时,那些跳出来抗议“抢饭碗”的声音,后来在高压和利益许诺下渐渐平息了。
但他们心里真的服气了吗?真的理解并渴望这种解放吗?还是仅仅是被迫接受?
“算了!”李默忽然烦躁地一挥手,像是要驱散这些无解的纠结,脸上露出一丝他特有的、带着点蛮横的决断,“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