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醉梦瑶 > 第九十五章 人间别离事。

第九十五章 人间别离事。(1 / 2)

沈山河的新加工厂的开工比起老厂来说可谓悄无声息,只依旧刻了块“沈王木业加工厂”的牌子挂了。陶丽娜母女俩是铁定要来的,曹书记因为已打定了主意要上陶局长的船自然也放了话说会来。沈山河干脆把老厂的人也全部叫了过来,点上鞭炮,搞了个简单的揭牌仪式。又包下周姐的饭馆,有街坊邻居闻讯来了便请来吃一顿,也不收礼,还给揭牌的曹书记派了个红包。

沈王木业的新加工厂便算正式开始了。

因为与陶丽娜的关系已完全公开了,那些“牛鬼蛇神”自然不会主动来打沈山河的主意,加之他收货公道,很多村民都把木村送到他厂里来。而对于二道贩子,只要不是做得太过,他也会给人留一份利润。所以沈王木业开办得红红火火。

生意顺顺当当,感情上面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只是他越来越发现陶丽娜在他面前呈现出小孩的牌气来,跟你好的时候蜜里调糖,腻到你不行。跟你恼了不论场合说翻脸就翻脸,哄都难哄好。但她不记仇,只发脾气了也会翻旧账。她不知道晚上什么时候会摆脱她妈钻到沈山河睡觉的房里来,因为那本就是她的闺房,她有钥匙,同时也规定她在家时沈山河不许反锁房门,要是敢不听她就吵给他看。沈山河最头疼的就是她经常神不知鬼不觉就把他的手机拿到了手上,当然锁机也是不许的,要么就得告诉她锁机方式。所以他别说和吴纯燕聊天,就是发个信息都得偷偷摸摸的发了或者收了就删了。好在陶丽娜也不刻意的去查他的通话或信息,顶多顺势时随口问一句。

当然,这些许的烦恼沈山河自是不会在意,这正证明陶丽娜把他当成了最亲近的人才在他面前毫不掩饰显露真性。何况凡事哪得全如意,这都受不了,那干脆都不用活了。

只是,陶丽娜很快就要开学了。

小镇火车站,沈山河和陶丽娜相拥着坐在侯车室里。沈山河很讨厌这种感觉,他甚至讨厌车站,不管是火车站还是汽车站,他每次看到心里的第一反应就“远方”。

沈山河的目光穿过侯车室锈迹斑斑的玻璃窗,落在铁轨尽头那片模糊的光影里。铁轨像两道冰冷的伤疤,在苍穹下笔直地切开大地,一直延伸到视线的尽头——那看不见的远方。

\"又要走了?\"

陶丽娜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她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围巾边缘,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每年来来去去多少次了,没有哪次像这次这样的不舍。\"

沈山河没有回答。他讨厌车站不只是因为离情别绪别,而是因为这里浓缩了时间的荒诞性。每一班列车都像命运开的一个玩笑,载着人奔赴那些自以为重要的目的地,却在下一站发现,真正重要的东西早已被遗落在上一站的月台上。

他讨厌车站还因为这里汇聚了形形色色、匆匆忙忙、南去北往的人,这些纷杂的场景进入他的脑海就如雨落湖面,把他的思绪搅得杂乱无序。

\"你在想什么?\"

陶丽娜靠在他肩上,看着他望着远方出神,忍不住问道,声音轻得几乎被广播声淹没。

\"远方有什么?\"

他突然问道,更多是问自己。

陶丽娜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太老了,和爱情是什么一样老,也一样没有答案。

其实,远方不过是另一个车站,另一个月台,另一群等待的人。人们总以为前方会有不同的答案,殊不知所有车站都只是同一场旅行的不同章节。

你们,何必那么远的去苦苦寻求!

广播开始通知列车进站。沈山河站起身,看着陶丽娜眼中闪烁的光点——那是车站最动人的谎言,让人相信每一次离别都会有重逢。

他吻了吻她的额头,又一个远方需要他等待。

这一个,应当是能回得来的。

站台上人声嘈杂,行李箱的滚轮声、小贩的叫卖声和广播里的车次信息混在一起。沈山河低头看了看时间,还有十来分钟上车。

“我到了学校就给你消息。”

陶丽娜捏着他的袖口,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那处布料,像是要记住它的触感。

“嗯。”

他点头,伸手把她被风吹乱的刘海拨到耳后,指尖在她耳垂上轻轻蹭了一下。

“路上注意安全,别人和你说话不要搭理他。”

“知道了,我又不是小孩子,也不是第一次出门了。”

陶丽娜甜甜的应着。这话她妈也说过,不过她嫌啰嗦,但从沈山河嘴里说出来竟是如此甜蜜。只是,这么长时间都见不到他了,陶丽娜又难过得不行。

不觉中,两人便抱在了一起。

时间,你就慢走一步吧!

终于远处还是传来了乘务员的催促声,沈山河松开手:

\"该上车了。\"

\"再等一分钟。\"

陶丽娜突然踮起脚,在他下巴上轻轻咬了一下。

\"嘶——”

陈默假装吃痛。

\"你是狗啊,干嘛咬我?\"

\"给你留个记号,\"

她得意地笑,

\"省得你勾搭女人。\"

\"那我也得...\"

他作势要低头,却被她躲开。

\"想得美!\"

陶丽娜红着眼转过身去。

\"车要开了。\"

车门关闭的瞬间,她突然拍打窗户:

\"山河!\"

\"怎么了?\"

他隔着玻璃喊。

\"记得...\"

她的声音被汽笛声盖过,只好用力做口型:

\"想我!\"

沈山河点头,从口袋里摸出手机晃了晃,意思是别忘了打电话。

列车开始启动,沈山河小跑着跟上,他看到陶丽娜着急忙慌的要打开窗户却没有成功,最终只留下印在窗户上告别的手掌和贴在玻璃上混着泪水的脸还有呼唤他名字的口型。

沈山河定定的望着列车后面不断延伸的铁轨直至视线的尽头。

别离,又是别离。

上一次,上一个女孩……

“水无定、花有尽,会相逢。”

沈山河默默的告诉自己。只是他忘了,这厥词的后面那句——

“可是人生长在,别离中。”

送走了陶丽娜的沈山河百无聊赖的在站台上溜达。远处传来锯木机工作的声音。

这个小镇位于两个地区的两个县的交界处,经济远远比沈山河的家乡小镇发达,木材加工的行业也更繁荣,基本上围绕木材加工服务的行业都齐全了,比如接锯片,以前沈山河加工厂的锯片断了还要周师傅捎回渐江去接去压,现在只要带到这里来就好了。而且这里的许多木材行业的老板也与沈山河相互认识,毕竟都是周边乡镇,你在我这里拿过料,我在你那里收过货,这都是正常的。甚至,认识沈山河的人更多,毕竟他的身份摆在那:杰出青年、优秀企业,这是金字招牌。林业局局长的女婿这是通行证。最年轻的也是第一个白手起家的木材加工厂老板足以让他赢得同行刮目相看。现在的沈山河,随随便便一个电话就可以在同行那里赊几百方木材,俨然是周边乡镇中的行业老大,而这周边的乡镇又是全县木材储备最多的地方,所以沈山河说是全县木材产业的大哥也没人反对。当然,生意场上主要还以财富论高低,不过,那些财大气粗的如果刨去贷款、合资等诸般因素,也比沈山河强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