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醉梦瑶 > 第62章 塑造形象。

第62章 塑造形象。(2 / 2)

“挤什么挤,几十岁的人了,还没一点规矩,不听招呼的人一个都不能要。”

人群立马平静了下来,村委干部赶紧过来维持秩序。

沈山河先从男工开始,让女工暂时离开,然后又指着招工信息上年龄限制三十至五十岁的要求,让王建民把不符合要求的清出去。然后又指着身强体壮的要求说,加工厂是要天天扛木头抬木头的,让王建民根据王老爷子的指示,把平时好吃懒做,气弱力小的清了出去。就这样,还有五十来人。

随后沈山河便让王建民给每个人发张纸,让他们把自己的姓名年纪,会啥手艺,有联系方式的写好联系方式,没读过书不会写的就让小妮子代写。

写好后收上来后,沈山河便对这些村民道:

“你们先回去等通知,我们会根据你们填的信息同时会跟村领导了解一下你们的家庭情况,优先从你们中生活困难、负担重的人录起。录用了的就不用说了,没有录用的我在这里给你们道个歉,因为名额有限,不能一一满足你们,担误了你们的时间,望大家多多谅解。”

“沈老板太客气了,是你在照顾我们。咱们农村人懂的不多,但好歹还是分得清的。”

“对,对,谢谢沈老板。”

“对,沈老板你只管作主想录谁就录谁。谁要是不识好歹当白眼狠,咱们饶不了他。”

“对,对,沈老板放心。”

……

整个过程持续了个把小时,沈山河总算喘了口气,小妮子递上水杯。

沈山河喝了口水的间隙,一阵香风钻入鼻中,对刚从村民的汗臭味中出来的沈山河来讲,可谓是心旷神怡,原来是漂亮的美女记者到了眼前。

其实,今天的沈山河绝对是场上的焦点,所有的人包括所有领导都主要把目光放在他那。看着他有条不紊一步步把个乱哄哄的局面稳定下来,有理有据,面面俱到,既让自己顺利达成目标,又能让所有人都不生怨言。这份手腕,所有目睹了的都暗暗点头。

于是趁着空档,一行人围了上来。

沈山河赶紧站起,稍往旁边的梁老板夏老板靠近点,俩人也心领神会,一起站起来与沈山河站到一起。

因为领导的身份开始公开介绍了,所以村支书只用做单方面介绍了。

“这是沈山河这是王建民,他们俩是我们乡镇最年轻最优秀的企业家,两人白手起家,短短的三年时间,就做到了拥有一个木工作坊,一个家具店面,一个木业加工厂,现在身价几十万,是我们本土走出来的,是我们乡重点培养的优秀人才,他的加工厂也是我们乡重点扶持的产业,虽然目前还在发展起步阶段,但前景十分广阔。”

听着村支书的介绍,沈山河自己都感觉到脸要红了,可村支书依旧风轻云淡。

“最难得的是,他们虽然还只是没成家的孩子,但已经懂得了不骄傲不忘本,懂得回报乡亲回报社会。这个招聘会主要就是他力主面对乡亲面向田间地头才办下来。你们看他刚才困难群众优先的标准就知道他的一片真心。这还不算,咱们村有个孤寡老人,智力低下还有残疾,他们打算接到厂里去做个门卫,给他解决后顾之忧,给他养老送终。你们说,这样的人是不是需要大力宣传大力提昌?”

“还有这样的事,沈老板真是个好人。”

“我都感动哭了,德叔总算有人管了。”

“好啊,德叔总算不用东一口西一口,有一歺没一歺,吃不好穿不好了。”

“是啊,就是亲儿子都不一定这么好呢?”

“是啊,别说残疾,寄叔家那小子,整天花着爹娘的还嫌爹娘给的少,不是打就是骂。”

……

“还有这种事,沈老板你们俩位确实是在踏踏实实为群众办实事,为社会作贡献。这么有意义的事你们电视台一定要深入调查深切报道。”

局长一手握住沈山河的手,另一只手拍了拍沈山河的肩。

“好好干,有爱心,不忘本的人政府一定会支持。”

“谢谢局长的鼓励,我一定牢记在心,不辜负领导的期望。”

沈山河的脸实在忍不住红了,局长还以为他是被自己激动放,拍肩膀的手更用力了:

“哈哈,果然还是个孩子啊,都不好意思了。”

随后,村支书又顺便介绍了一下梁老板和夏老板。

相互握个手之后,局长就说不打扰他们的招聘工作,让他们继续。

旁边的女记者早就忍不住了,等局长一停下来,便凑到沈山河面前,对着摄像头简短交待几句后转向沈山河:

“沈老板,刚才的事迹真的很感人,通过我们的观察,基本能确定你们不是在作秀,那么请问你是怎么想到要扎根农村对接田野的呢?”

“这些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农村人生活水平提高了,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这其中年轻一点的,没有牵扯的大多选择外出打工。而其实农村里真正困难的,真正需要找份工作的是三十至五十岁的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负担最重,却又因为一有老二有小的牵扯,出不了远门,所以他们急需一份近在眼前的工作,兼顾家庭和工作。当然,说我扎根农村太抬举我了,我只不过是更熟悉这一方水土,更有把握在这里成事罢了。”

“不管你从这一方土地获得了什么,只要是合理合法的,你尽可以拿去享受,谁也不能说什么,而能回馈这片土地,那就是你的人品了。比如照顾困难群众,关心孤残老人。我们想知道,你年纪轻轻是怎么想到要这么做的?”

“也许是因为自己经历过吧。自己淋过雨,所以当手中有了伞时,能为别人遮一下就遮一下吧。”

“啊,等一下。”

女记者停了一会稳定了一下情绪才继续说道:

“说得太好了,我真的被感动了。只有自己淋过雨的人才知道被雨淋的痛苦,但许多的人自己淋了雨之后恨不得所有人都去淋下雨,都去尝下那种滋味才心里平衡,而你却在自己遭受苦难后选择了尽力不让别人再受苦难。能不能说一说,到底是怎样的经历造就了你如此博大的胸怀呢?”

“这个问题,我能不回答吗?”

“哦,对不起,是我冒昧了。这样,你们继续招聘工作,等以后我们再谈。”

女记者当然没忘记今天的主要任务,沈山河的部分,有那一句“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他人撑把伞”就足够了。如果有机会,她想对沈山河做个专题报道。这是个有故事的人,而且又是个积极向上的人,符合他们的需求。

沈山河继续他的招人工作。

这次是女工,而且早已定下了,王姐和李姐也夹在队伍中,也就把过场走一下。

一样的套路,只是这次的条件是三十上下,能言善辩,最主要的是招带小孩在镇上读书的妇女这一条,让许多人不理解。

沈山河只好告诉他们,他其实可以不招人,或者300元一个月招一个人就可以了,这纯粹是为了方便那些在镇上带小孩读书的人特意给的一份附带工作,因为不止大人包吃包住小孩子节假日也一样,所以只有200块钱一个月。

这又赢来了大家的一波感激。

有妇女就提出来,他虽然没带小孩读书,但她原意200块钱一个月专门给他干可不可以。

这话一出来把队伍中的王姐李姐吓了个半死,她们生怕沈山河就止答应了,因为他们必竟还有个小孩拖累。

还好沈山河只答应说要优先考虑带小孩的,没有合适的再选她们。两人自然对沈山河是千恩万谢。

这边沈山河在招人,旁边女记者在采访王老爷子。

王老爷子自然明白自己是个陪衬,也就赞美一番国家,感谢一下领导和老板们,然后希望有更多类似的深入群众,实事求是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