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镇上没去成,今天再次出发,不过这次小妮子说要买菜,硬要两人一起去,沈山河便依了她。只是沈山河才学会自行车不久,载不了人,只好让小妮子载他。
小妮子别提多开心了,一而再再而三把沈山河的两个手放在自己腰间,让他搂紧一点。然后嘴里哼着歌,不紧不慢的骑着。
长长的头发在晨风中轻轻拂过沈山河的颈侧,像一匹柔软的绸缎,带着洗发水淡淡的柑橘香。他下意识低头,深深的吸了一口然后呼出,温热的气息惹得小妮子耳尖一颤。
小妮子的后背能清晰地感受到沈山河胸膛传来的温度。她故意将自行车骑得歪歪扭扭,只为让他不得不更用力地环住自己的腰。发丝在晚风中飞舞,有几缕调皮地黏在了她微微发烫的脸颊上。
小妮子心跳快得不像话,却又暗自欢喜。沈山河的手掌像烙铁般灼热,让她腰间那片肌肤都酥麻起来。她偷偷数着他呼吸的节奏,当发现那气息也变得紊乱时,嘴角忍不住翘起一个得意的弧度。
\"前面有坑。\"她突然说道,声音里带着刻意的慌张。自行车猛地一晃,沈山河的手臂立刻收紧,将她整个人往后带了带。这个突如其来的贴近让小妮子耳尖都红透了,却还要强装镇定地继续用鼻子里哼着小调。
她数着路边白杨树掠过的影子,却数不清心里泛起的涟漪。沈山河的下巴偶尔蹭过她的发顶,那触感让她浑身都绷紧了。明明是自己设的局,怎么反倒先乱了阵脚?
当沈山河的指尖无意间擦过她腰侧的敏感处时,小妮子险些惊叫出声。她慌乱地咬住下唇,却听见身后传来一声低笑。这笑声让她又羞又恼,却又莫名地心头一甜。她悄悄将身体往后靠了靠,让自己完全陷入那个温暖的怀抱里。
愉快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快进镇子时,两人下了车,推着往家具店走去。
一路上曾经相熟的街坊邻居热情的打着招呼。
走到家具店门口,沈山河老妈早赶紧迎出来拉着问他怎么有空过来,是有什么事。
小妮子打了声招呼后把自行车推到一边停好。
隔壁现在开着饭馆的周姐走了过来:
“小沈来了,你们两个吃早餐了吗?要不要过来吃一点?”
“我们吃过了,周姐生意还好吧?\"
“还行吧,反正也要照顾孩子。中午来这里吃饭呀。”
“不了,我们还要赶着回去。”
“也是,你们现在是大忙人了,只是一直想请你吃个饭都没有机会。”
“不急,以后会有的,我也想尝尝周姐的手艺呢。”
“哪有什么手艺,家常便饭罢了,既然你们吃过饭了,那我就不打扰了。有空记得来呀。”
“好的,周姐再见。”
“哼,狐狸精。”
小妮子冲着周姐扭动的背影愤愤然。
进了家具店,与王建民老妈还有陪孩子上学住店里的王姐打了声招呼,沈山河便说起了正事。
听到儿子们整出了这么个大事,两个老妈都开心的不得了,至于对自己又要回去看家,两人都没有意见,因为家具店除了赶集那天忙点外,其他时候闲到两人心慌。这里事不多,家里却荒废了,两人待着实在不安心,现在正好。
王建民妈妈心里还有点小心思:
“他要是走了,这边就没有她家什么事了,会不会吃亏?”
不过转头一想,到时候来这里的都是她村子里的人,像王姐一样跟她带故甚至沾亲的,也就释然了。
至于王姐,原来虽然免费吃住,但没工资拿而该做的事似乎也都做了,本来还觉得有点吃亏,现在听说给她开工资,虽然沈山河声明工资不会太高,只有200块钱一个月,但她原本的目的是陪孩子读书,别说进钱,别人带孩子连吃带住倒贴200都打不住。一进一出她等于是月入400,哪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当即表示镇上还有个同村带娃上学的妇女,问沈山河可不可以一起。
沈山河觉得行,问了一下王建民妈妈的意思,让她做主。
王建民的妈当然知道那人,一个村的,扯起来还带着点亲,这段时间闲着也没少到店里来玩。自然没意见。
王姐当即要去喊人过来,沈山河同意了。
趁王姐去叫人的空档,沈山河让小妮子去买菜,自己则去了趟木工坊找他爹。
沈山河把招工的安排跟他爹说了下,他爹也说这样好,说他妈每天晚上就在他耳边念叨家里怎么了怎么了,耳朵都长茧子了。
随后沈山河又说有空他会派人来把木工坊的料木拉去加工厂锯好再送过来,以后要什么料直接从加工厂拉。
又闲聊了几句,估摸着王姐已把人叫来了,沈山河便又回了家具店。
王姐叫来的人和她差不多大,姓李,外村嫁过来的,男人家跟王建民有点瓜棚搭柳的关系,沈山河便叫她李姐。也是三十多岁的农村妇女,在镇上租着房子陪小孩读书,整天除了给孩子做几餐饭,闲得乳腺都增生了。听到有这么好的事,立马赶了过来。
“李姐,事情都知道了吧?”
“知道了,知道了,谢谢沈老板,这真是太好了。”
“也别叫我沈老板,我和王建民兄弟一样的,你平时怎么叫他也一样怎么叫我就行。只是3月15日上午,你和王姐两个到村委去参加招工会,走个流程。咱们把合同签了,16号我妈她们就回去了,你把东西搬过来,与王姐一样住这里,算是正式开始上班。星期六星期天你们的孩子回去不回去都可以,不回去的话,可以在木工坊里临时支个床睡一下。你们看这样安排有问题吗?”
“没有,没有,真是太麻烦你了。只是到村上那天我要做什么准备,我怕到时候出岔子坏了你们的事。”
“没事,就是你们村委会想搞个面子出来,到时会有电视台的记者出来报道,你们就出做做样子,凑个热闹。都是你们村的人。”
“还要上电视啊!我想想就腿发软。要是记者问起我来我该怎么说呀?”
“哈哈哈,放心,不会问到你们头上,该问谁不该问谁电视台都有安排。”
“就是,记者哪有时间问这问那,只有像我们沈老板这样的重要人物才会安排接受记者采访。”
小妮子得意的插话道。
“你还要上电视接受记者采访呀?”
沈山河的妈妈激动了,在她们心目能上电视里接受记者采访的那都是她们不敢想象的牛逼人物。
“咱老沈家祖坟冒青烟了啊!不行,得叫你爸给祖宗上柱香。”
“多大点事,不止是我,王姨你爸、王爷爷也会代表村民接受采访。也就是碰上了而已,有啥了不起的。”
“我爸这么大年纪能说个啥?别到时候出丑弄怪。”
王建民老妈担忧道。
“王爷爷可清楚得很呢。他老人家是洞庭湖的麻雀,什么风雨没经历过。就是什么都不说,往那一杵,也是一种象征。”
“那电视什么时候播,在哪个台放?”
“这要本地装了有线电视的才能收到,咱们天线接收的看不到。”
“太可惜了,咱们那天去现场看看,叫你爸守着店。”
交待完成之后,沈山河拿出600元钱,要给自己和王建民两人的老妈发一个月工资。两人都不要,说帮自己孩子的忙,哪里还要钱。自己儿子的钱,在谁手里不一样,硬是不要,沈山诃只好说:
“虽然儿子的和母亲的都一样,但我们现在很忙,根本没空去管你们,没时间关心你们需要什么缺少什么,给你们点钱让你们自己去买,也算是儿女们的一点孝心,你们手里时常有钱,做子女的也安心一点。”
“对对,这不是钱的事,这是儿子的孝心,你们就拿了吧。”
旁边李姐和王姐也帮腔道。
待两位母亲都接了钱,沈山河便道:
“好啦,事情都办完了,咱们还要回去给大家做饭,先走了,过两天再见。”
两人起身告别。
“小沈就走了啊,有空记得来吃饭啊。”
隔壁周姐追出来喊道。
“哼……”
小妮子老大不高兴。
“人家就是热情点,你老是哼哼什么?”
“是呀,人家多热情啊,上赶着要做饭给你吃,沈老板怎么能辜负了人家一片心意呢?我看你还是留下来吃了饭再走吧,人家人长得好,菜也做得好,眼福口福都有了,干嘛要跟我回去吃我做的大锅饭?”
沈山河赶紧不吭声了。因为他不知听谁说的,女人你越跟她讲道理,她越会不依不饶。
“怎么不说话了,说到你心坎子上了,没话说了?”
“沈老板回去了?”
“对。”
“小沈进来坐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