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醉梦瑶 > 第14章 正是人间除夕夜。

第14章 正是人间除夕夜。(2 / 2)

这一套整下来,空气中的年味已经浓到肉眼可见,心急的小孩儿都零星放起了鞭炮,离着除夕夜也就三两天了,这时候还有一个艰巨的任务——除陈布新。家里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包括个人身上都要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剪窗花,写春联。

当然这时候也要杀好鸡备好菜。

大人们忙得团团转,小孩这时却是最开心的,外出的家人们都回来了,带回各种好吃的好玩的。尤其是年前年后,大人小孩都得说吉利话,不能骂人吵架,不提伤心的事。这时的小孩就可以肆无忌惮的疯玩而不担心被父母打骂,还有新衣穿,有压岁钱拿,有各种好吃的吃、好玩的玩……如此神仙日子,怎个不留恋!

一年一度的除夕终于到了,在沈山河的家乡,年夜饭是没有的,只有大年初一的团圆饭。除夕那夜主要是祭祖,堂屋正中的神龛下摆下八仙桌,桌上摆煮熟了的全鸡、全鱼和腊肉,架上筷子,斟上香茶美酒及一应糖果。然后全家老小在家主的带领下,焚香、烧纸、作揖。感谢过去一年来祖先的保佑,同时祈求保佑来年更上层楼。敬过堂上宗祖之后,转过身来到大门边,对着门外同样的焚香、烧纸、作揖,一是敬告天地保佑,二是敬请各方孤鬼游神安守本份。这时的纸和香要烧在门外,份量要比祭祖少许多。

完成上述步骤之后,就是鸣放鞭炮,送走旧年。

一时间,小小的乡野山村屑烟四起,空气中火光闪闪,鞭炮降降。

待得祖先享用过后,全家大团圆的节日开始了——吃砧板肉,也叫团年肉。是杀猪时砍好的一整条猪随肉,经过十几天的柴火熏制,香气四溢,当家的男人拿出砧板,把肉切开,一家人就用手直接在砧板上捏来吃,一时间,腊肉的香气和家人的欢声笑语交织出几许温馨几许详和。

这时候的一家人彻底的放松了下来,什么事都不去操心,只吃着糖果,看着电视里的春节联欢晚会,说着,笑着,守着这份祥和温馨直到来年。

新年的第一天家家户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到来,而且争抢着要第一个放,你家去年早上六点那我今年就五点,你五点那我就四点……就这样慢慢的后来干脆都守着春晚的倒计时放,待到新年的钟声一响,千家万户鞭炮齐鸣,火光冲天。就比谁放得准,放的时间长,放的烟花好看。

那四起的霄烟,涤荡着尘世一切魑魅魍魉,一切污浊不堪。那一地的红屑,铺展开人间遍地万紫千红,遍地温馨安祥。

此刻乾坤朗朗,风清气正。

放过鞭炮,母亲就张罗着团圆饭了。沈山河便帮忙往灶里添柴烧火。

窗外爆竹声声,屋内暖意融融。很快团圆饭的香气弥漫,热气腾腾的菜肴摆满餐桌,这就是属于家的味道。陪着父母,围坐在一起,筷子轻夹起一块肉放入口中,那便是幸福的味道。父母脸上洋溢着笑容,岁月在他们脸上刻下的痕迹,在此刻都化作了温柔。我们聊着家常,聊着过去,聊着以后。这顿团圆饭,是亲情的盛宴,是岁月的温柔,是游子最渴望的礼物。

吃过了饭,就拉开了正月里走亲戚拜年的序幕。

拜年也是有顺序,一般都按亲疏远近来,不按顺序走那是会伤感情的。所以有“初一崽,初二郎,初四初五走姑娘。”的说法。这里的“姑娘”说的是姑姑姑父,大伯大娘。

另外,传统正月里每天都有不同讲究,比如初一不扫地不倒垃圾,即不扫走福气;初二不洗衣服,寓意不洗去好运;初三犯口舌,不走亲戚;初四迎灶神;初五迎东西南北中五路财神;初六大小商家开市,六六大顺;初七人日节,传说女娲造人,初一到初六分别造出鸡狗猪羊牛马,初七造人,是为“人日”;初八诸位牛马开工大吉,该上班的上班,该搬砖的继续搬砖;初九玉皇大帝生日,祭天公;初十设宴开灯,老鼠嫁女,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点上篝火,大人小孩齐上阵,唱着喊着“老鼠子嫁姑娘,猫儿讨婆娘”,上家喊着嫁到家善待着自家姑娘,祝贺他来年兴旺;十二、十三、十四搭灯棚、游神、庙会、舞狮、耍龙等等,有童谣曰:“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灯棚,十三人开灯,十四灯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灯。”

正月十五闹元宵,掀起过年的又一个高潮。元宵节后,春节算是正式过完,各家各户便又开始了一年的忙碌。

上述各种习俗,只是择一时一地的部分做法,各地各时皆有不同,甚至同一个村子不同姓的家庭都有不同的习俗。吾泱泱华夏,地广人多、源远流长,此不足为怪。

春节年味最浓最直观的感受则来自于走亲访友。那份浓到化不开的骨肉亲情和一起撒尿和泥巴的天真无邪的友谊,才是过年带给不再年少的我们的最大享受。

平日里,大家都忙于各自的工作和生活,很少有时间聚在一起,即使偶遇,亦是匆匆寒暄几句便挥手作别。而春节,这个特殊的节日,让大家有机会重新相聚,小孩们挨个的磕头,长辈们或掏红包或塞好玩的好吃的,转过身去,红包就到了妈妈手里,气得小孩哥牙痒痒,只下一家还得磕还得上缴红包,让∮▽哥一度怀疑他妈带他出来拜年就是拿他挣钱来了,不然干嘛她自己提来的粑粑和腊肉又换成腊鱼和糖果拿了回去。

沈山河春节里也和小时候的玩伴聚了聚,大家彼此关心着,相互问候,虽然都还年岁不长,有在家种地的,有在外打拼的,也有结婚成家了的。大家或分享成功的喜悦,家庭的和睦;或感慨生活的不易,岁月的无情。无论你在外面是失魂落魄还是春风得意,在这个小小的偏远山村里,你是“大狗儿”,他是“二蛋子”,还有当年流着鼻涕穿着开裆裤追在后面奶声奶气叫“哥哥”“哥哥”的“花花”,如今真长成了一枝娇羞怒放的鲜花,恨得一群大老爷们逮着她身边的男人一通往死里灌,誓要把他整成地上的一摊子牛粪才肯罢休。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感受到的是情谊的深厚和珍贵,也让大家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情感。

春节的走亲访友,就像是一场温暖的旅程,是一场身心的洗浴。让大家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与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重新感受着亲情的深厚和友情的珍贵。每一次的走访,每一次的问候,都饱含着彼此间的关爱和祝福。在那个日新月异让人眼花缭乱时代里,春节的走亲访友让大家重新找回了那份纯真那份温馨。让大家在忙碌的生活中,感受到了一丝温暖和慰藉。抚去一身的风霜,抚平一路的创伤。在茫茫人海中,在迷乱的都市里,再次找到前行的方向、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