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触摸”到,所谓的物理常数,如光速、普朗克常数、精细结构常数等,并非亘古不变,它们只是当前这组“弦”的振动参数稳定后所呈现出的宏观表现。理论上,只要改变这些底层振动参数,就能改变整个宇宙的物理定律!
而归零程序,其核心逻辑也必然根植于某几个关键的“弦振动参数”的阈值设定上。一旦某个文明的发展导致宇宙整体“熵”、“复杂度”或“信息密度”等宏观指标触发了这些阈值,程序就会启动,将一切重置回“弦”的初始振动状态——也就是奇点大爆炸之前。
【弦论终极解析进程报告】
【信息源:原初之火共鸣传递的规则碎片】
【解析工具:陈默·稳态太初奇点(高规则亲和性)】
【当前破译度:**29%** (涉及基础粒子、时空结构、部分力场)】
【关键发现:识别出 **7个** 可能与归零程序触发条件相关的核心振动参数(参数名加密,功能推演中)】
【风险:过度深入解析可能导致自身存在逻辑与当前虚无环境冲突】
**破译度29%**!虽然只是初步,但已经窥见了那至高殿堂的一角!陈默甚至隐隐感觉到,如果他能够完全破译这些源代码,或许不仅能解决归零者的威胁,甚至有可能……**在虚无中,直接定义一个全新的、物理定律由自己设定的微型宇宙**!
那将不再是“重启”,而是真正的……**从无到有的创造**!
就在陈默沉浸于这震撼的发现时,方舟内部,那些经过“因果剥离”变得纯净的文明信息流中,属于轩辕族古老神话的部分,忽然自行活跃起来。一段关于 **“先天五太”** (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宇宙生成论的模糊记忆,与他正在解析的“弦论终极”产生了奇妙的共鸣。
尤其是“太初”阶段,描述“气之始而未见形”的状态,与他感知到的、那些尚未被赋予具体振动参数的“弦”的本底状态,何其相似!而“太极”生两仪,化阴阳,衍万物的过程,又仿佛是对“弦”振动分化和相互作用,生成基本粒子与力的诗意描述!
难道,上古先民在蒙昧时期,凭借某种直觉或者残留的纪元记忆,早已触摸到了宇宙真相的边角?只是他们用神话和哲学的语言,而非数学公式,将其记录了下来?
这种跨越时间与表达形式的印证,让陈默对自身所走的“太初”之路,有了更深的理解。他的“稳态太初奇点”,或许正是某种程度上,对宇宙本源“太初”状态的一种模拟和掌控!
前路依旧漫长而危险,外有虎视眈眈的“虚无清道夫”,内有尚未完全破译的源代码和亟待解决的归零烙印。但此刻,陈默的心中却燃烧起前所未有的希望之火。
他们不再是被动逃亡的丧家之犬,他们正在接近宇宙最终的秘密。掌握了“弦论终极”,或许他们就掌握了为自己、为所有挣扎求存的文明,重新谱写命运篇章的……**第一支笔**。
他收敛心神,一边维持方舟稳定,警惕外界,一边更加专注地投入到对那浩瀚源代码的破译工作中。时间(如果还有意义的话)在绝对的专注中缓缓流逝,那来自“原初之火”共鸣的指引,也似乎因为他的理解深入,而变得更加明确。
它不再仅仅是一个方向,更像是一幅残缺的……**地图**?一幅指向某个可能保存着更完整“宇宙源代码”,或者存在着其他逃离了归零命运的文明遗迹的……**多元宇宙坐标图**?
维度方舟,这艘承载着文明最后火种的孤舟,调整着自身的“弦振频率”,沿着那由规则绘制的星图,向着未知的深渊,再次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