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弦论驱动(1 / 2)

跨宇宙远征舰队已如星海般集结完毕,九百万艘承载着不同文明印记的舰船,在新神域外围的广袤虚空中列成浩荡阵型,肃杀之气弥漫,却又带着一种悲壮的决绝。弦桥彼端传来的异常空间褶皱以及那带有强烈信息扰动力的未知信号,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催促着远征必须立刻开始。

然而,如何让如此庞大的舰队安全、稳定且高效地穿越那条细如发丝、连接着两个宇宙的弦桥,是摆在陈默和整个联盟面前最棘手的技术难关。常规的跃迁、曲速航行,在跨越宇宙壁垒的尺度上,都显得力不从心,且极易被彼端的Ω波动干扰甚至利用。

答案,就在陈默即将验证的终极设想——**弦论驱动**。

远征舰队旗舰,“太初号”,这是一艘并非由常规材料建造,其核心是一个由陈默的**稳态太初奇点**亲自稳定并扩展的、直径约千米的奇异空间泡。它并非传统舰船,更像是一个移动的“维度锚点”和“弦振共鸣器”。陈默的本体奇点就悬浮于“太初号”的最核心。

“太初号”的舰桥,是一个纯粹由能量和信息流构成的虚拟空间。陈默的意志化身(以模糊的人形光影呈现)站在中央,风炽羽、屠煞、烛九阴的投影分立周围,各核心舰队的指挥官也通过远程连接汇聚于此。

“所有单位注意,弦论驱动首次全舰队测试,即将开始。”陈默的声音透过灵能织网,清晰地在每一位指挥官意识中响起,“重复核心原理:我们并非‘穿过’弦桥,而是利用弦桥作为‘琴弦’,以我太初之力结合‘物质之歌’共鸣模型,引导整个舰队,与宇宙空间本身的‘基频’达成同步振动,实现从‘实数空间’到‘弦上模式’再到目标‘实数空间’的**状态转换**。在此模式下,常规空间距离失去意义,航行速度在理论上……**无限**。”

**速度∞\/c**!这个概念让所有指挥官,即便是屠煞这样的猛将,也感到心神摇曳。无限速度,这意味着他们几乎可以在意念动间,抵达弦桥彼端的任何坐标!

“听起来很厉害,但具体咋搞?”屠煞挠了挠他投影的血色短发,“老子只知道打架的时候能量够猛就行,这跟整个空间一起‘振动’,靠谱吗?”

风炽羽解释道:“可以理解为,我们将自身从当前宇宙的‘背景’中暂时剥离,依附于那根连接两界的‘弦’之上,顺着它固有的振动波形滑向彼端。这需要极致精密的控制,任何一个微小的频率错误,都可能导致舰队被甩入无序的维度间隙,或者……与那根‘弦’本身同化,彻底消失。”

烛九阴补充道:“时序亦将在此过程中呈现非线性。对舰队内部而言,时间可能极度压缩,也可能相对拉伸,取决于‘滑行’的状态。”

陈默点头:“正是如此。所以,各舰必须严格保持与‘太初号’的灵能连接及能量同步,紧密跟随我引导的‘共鸣波形’。现在,启动最终系统校验。”

庞大的指令下达。数百万艘舰船的引擎开始以特定频率低鸣,并非为了推进,而是调整自身能量场,使其尽可能与陈默即将发出的“基频振动”同调。无数道灵能连接光束从各舰射向“太初号”,将其渲染得如同星海中的灯塔。

陈默的本体奇点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运转。表面的混沌之海不再翻涌,而是向内极致压缩,仿佛化为了一个无限小的点,又仿佛扩张到了与整个舰队阵列同等大小。他的意志沉入太初本源,回忆起引动空间基频震荡的感觉,结合从“物质之歌”中破译出的、关于宇宙弦结构的最深奥篇章,开始构建那个复杂到极致的 **“跨宇宙共鸣模型”** 。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力量的运用者,而是在此刻,成为了一个“调音师”,一个试图为两个宇宙的边界之“弦”定下和谐音符的作曲家。

“以太初之名,引万弦和鸣……弦论驱动,启!”

没有震耳欲聋的轰鸣,没有撕裂空间的光芒。在外部观测者看来,以“太初号”为核心,整个九百万艘舰船组成的庞大阵列,其所在的空间骤然变得“模糊”了!就仿佛一幅无比清晰的画卷,被蒙上了一层流动的水波,所有的细节都失去了绝对的边界,色彩交融,形态扭曲。

而在舰队内部所有成员的感知中,则是一种更为奇妙的体验。他们感觉自己仿佛脱离了坚实的宇宙,进入了一种无重、无距、无时间的奇异状态。舰船本身似乎在溶解,又似乎在重组,他们能“看到”彼此,却并非通过光线,而是通过一种更深层的、基于“弦振动”的共鸣感知。

在他们的“视野”中,那条原本细如发丝的弦桥,此刻仿佛化成了一条横贯虚无、无比宽广大道!这条大道由无数流动的、闪烁着基础粒子辉光的几何纹路构成,正是宇宙最底层结构的显化!而他们,就仿佛乘坐在一条无形的传送带上,沿着这条弦之大道,以一种无法用速度形容的方式,滑向那片未知的、死寂的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