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联合控制下的封锁区,火山星系原废弃空间站,现封锁区中央维修基地。
李斌双手插兜,走过空间站外侧舱道时拽的跟二五八万似的,伊莎也走出雄赳赳气昂昂的气势。
原因无他,在透明的厚重大片落地观测窗外,停靠着三艘厚重的巨大战舰。
攻势MK1级,更扁平,更厚重,更原始的飞船,已经完成了船体建造和现代化改装,进入作战序列。
为了保密,她绕过恶魔航电的势力范围,甚至在完成蓝图修改后,由人类共存派的余晖母舰建造,李斌专门派遣靠谱的船员进行了飞船性能测试。
目前赶来的三艘,就是第一批,原本是三个版本的实验舰,敲定最终版本后,对这三艘进行了微调适应,随后由余晖舰队拖拽着拉来。
整个过程没有公司外任何人知晓,完全处于保密中,纳米疫群想通过中继通讯器监视也无从获取信息。
李斌和伊莎两人携手进入空港,进入泊区,近距离观察这艘古老的战舰。
她静静地趴在泊位,好似一头远古的蛮荒野兽,浑身上下充斥着暴力气息。
头盔里,赛利亚也观测到了这三艘船,发出兴奋的爆鸣:
“就是这样,就是要这种船呀!这种船,才是美吔!高科战舰算个屁,这样的船,才符合审美!”
属于是从攻势MK1身上,看到了某些影子了。
不过也确实,攻势MK1的装甲甚至不贴合,外侧像是铆接一样存在大量凸起和多余装甲部分,看起来像是披了层板甲的重装战士。
上层甚至能看到桁架和管线。
但如果纳米疫群将其当做弱点和突破口,那就大错特错了。
这些外层焊接架起的桁架和管线,本质是对飞船左右两侧的臂铠模块的固定。
经过现代化改装后,这些飞船的舰载AI,可以通过传感器的压力模块,通过反馈臂铠模块被加固在船身时的紧密程度判断它的完整性。
一旦遭遇重创导致臂铠模块损坏严重,或加固结构被破坏彻底,导致压力不足,舰载AI就会给飞船各舱室下达指令。
会有船员赶赴预定舱室,手动完成攻势MK1级的卸甲动作。
只需要几分钟,重甲战列舰就能完成蜕变,从笨重的战士变成灵活的刺客。
当然了,按照作战预想,攻势MK1级一旦卸甲完成,就会撑起护盾后撤,让出战场位置。同时利用自身卸甲后质量减轻,但引擎功率不变的特性,以超出敌人预料的灵活撤出,退到后方接受战地母舰级,或天宫号的战地抢修。
重甲结构让这种船丧失了灵活和机动性,甚至牺牲了许多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