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2 / 2)

“案发现场有七名目击者,都指认了同一个凶手。”

“奇怪的是……”

“这名嫌疑人坚决否认 ** 。”

“他只承认自己拔了刀。”

王天成追问:

“会不会是凶手死不认账?”

徐伟杰摇头:

“我仔细审问过,他对其他问题都很配合。”

“那种感觉……很像灭门案里的王永祥。”

王天成并不意外:

“你的意思是……”

“要么真不是他做的,要么他体内也藏着个谭兆良?”

徐伟杰点头:

“正是!”

王天成翻开卷宗快速浏览。

沉思片刻,

最终摇了摇头,

“不!”

“谭兆良的身体里并没有另一个他!”

徐伟杰皱起眉:

“那凶手是谁?”

王天成语气冰冷:

“你们抓错了人,凶手不是他。”

徐伟杰表情平静:

“我也这样认为。”

“但七名证人都指认他 ** 。”

“这很奇怪。”

王天成摇头:

“没什么奇怪!”

“不过是七个人一起说谎罢了!”

黄炳耀与徐伟杰同时惊讶:

“七人一起说谎?”

王天成淡然道:

“《东方列车 ** 案》里,整列车的人不也都在说谎吗?”

“人说谎的原因各不相同。”

“只要深入调查,一定会发现有趣的事。”

“而且,我敢肯定真正的凶手就在这七人之中。”

“我甚至能给你一个名字。”

“不过……”

“以徐督察的智慧,应该不需要我直接揭晓答案吧?”

徐伟杰微笑:

“当然!”

“其实,我也对他们有所怀疑。”

“只是担心再遇到像王永祥和谭兆良那样的极端案例。”

王天成点点头:

“谨慎是对的。”

“不过……”

“我能确定,这个人不是。”

“而且,以一般经验,这类精神病人若是 ** 犯,”

“往往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

“人前温和无害,人后猖狂邪恶。”

王天成抖了抖档案:

“而这个案子,不过是七个自私的人凑在一起罢了!”

黄炳耀追问:

“阿成,你已经知道凶手是谁了?”

王天成点头:

“档案里写得够清楚了。”

“以徐督察的才智,今晚就能想到。”

徐伟杰连忙摆手:

“王生,我比不上您!”

王天成摇头:

“做人别太谦虚。”

黄炳耀赶紧说:

“阿成,事关人命,别卖关子了,”

“赶紧说吧!”

王天成一筹莫展。

但他是卧底,身份不能暴露,

只好用这种方式协助警方。

王天成正色道:

“我仔细看了卷宗,有四个人让我觉得很不对劲。”

黄炳耀问:“什么意思?”

王天成沉吟道:

“突兀。”

“他们的身份,根本不该在那个时间出现在那里。”

“事出反常必有妖。”

“第一个不该出现的人,就是死者钱日安。”

“那条老巷很荒凉,平时人迹罕至。”

“钱日安是富人,更不可能去那种地方。”

“中环、铜锣湾、尖沙咀、钵兰街……这些地方才是他们常去的。”

“我推测,他应该是被人约过去的。”

“也许是赶一个约会。”

徐伟杰接着说:

“我们查过,钱日安确实喜欢讲排场,活动范围都是富人区。”

“案发当天他本要去钵兰街喝酒,后来接了个神秘电话就出门了。”

“那通电话是巷口电话亭打出的。”

王天成点头:

“第二、第三个不该出现的人,是眼科医生刘建生和护士岑丽媚。”

“医生在香江地位很高,收入也高。”

“我之前去过圣保罗医院,黎国柱医生告诉我,初级医生年薪轻松过百万。”

“护士一年也能赚五十万,比普通人强得多。”

“这样两个人,为什么会出现在那种偏僻荒凉、鸟不拉屎的老巷?”

徐伟杰补充:

“我们查过,他们说是车子爆胎,经过那里,临时换胎。”

王天成立即反驳:

“撒谎。”

“那种地方根本没人会路过,抄近路的说法更站不住脚。”

“他们是故意开进来的!”

徐伟杰一愣:“他们有作案嫌疑?”

王天成摇摇头:“如果真是他们两人杀的,压根就不会把钱日安约到这种地方来。我猜刘建生之前知不知道这个地方还不一定呢。”

徐伟杰糊涂了:“那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在这种地方?”

王天成看了徐伟杰一眼:“你不错,是个好男人。这两人明显在偷情嘛!”

徐伟杰大感荒谬:“可是,资料上面写着岑丽媚马上就要结婚了!”

王天成冷笑道:“那么,你说有没有可能两人在吻别呢?或者告别的时候来一发?”

徐伟杰顿时无言。王天成这猜测很对,正是现在流行的!

王天成冷冷道:“这个刘建生是个人渣,岑丽媚要结婚估计是在刘建生这里找不到希望,不得已才选择了嫁人!这样的家伙,说是在换轮胎,铁定是在说假话。我甚至怀疑他会不会换轮胎!”

徐伟杰立刻道:“这事情也好办!我让他当场换一个轮胎就行了!”

王天成点点头:“聪明!第四个让我感觉突兀的是这个摄影记者莫礼信!”

徐伟杰不解:“记者要跑新闻的,走到哪里都不奇怪吧?”

王天成点点头:“你说的这本来是对的。可是拍了这张照片之后,其他的都不对了!”

徐伟杰皱眉道:“就因为和张拔刀的照片?”

王天成森然反问:“莫礼信既然能够拍到拔刀的照片,为什么拍不到插死人的照片呢?”

徐伟杰一怔,旋即脱口而出:“因为拔刀者只做了拔刀一个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