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啊,不过无线电也在受干扰,已经有两个小时没能联系到规则中心了。”
“两个小时……?他们最后的消息说的什么?”凌珏追问道。
凌珏问完,其他人也从车窗里伸出脑袋,他们对这个问题都很好奇。
“我想想……”男人思考了一会儿,“啊,就是说这个探照头有集群思维,个体的思维会被共享到集体,让所有人都躲好,最好躲进地下……”
“还有吗?有提到镜子吗?”
“没有啊,镜子不是你们发现的吗?规则中心还不知道呢,不过你这方法好,等无线电恢复了,你得把你的发现告诉他他们!”
凌珏心里揪了一下,看来自己后面发的短信,研究员可能还没收到,或者规则中心还没来得及发出来各种通讯就断了。
这时,另外一人已经将大门打开,说道:“快,你们快进去吧。”
“好,谢谢。”凌珏关上车门,开进了山洞。
当大巴车进入山洞后,站岗的两人再次将大门严严实实地关上。
山洞里的隧道是一条向下的双车道,路面还算宽敞,旁边还有指示牌,提醒目前的地面深度。
刚开了两百米左右,就提示已经抵达地下10米左右的深度。
也是每隔两百米,都设有一个哨卡,都需要有人操作开门,难怪叫做一级避难所,防护和预警措施做得十分到位。
然而,在规则之下,又显得那么脆弱不堪。
终于在地底五十米处的时候,来到了一级避难所。
这里充斥着大量的只有五平方米左右的方盒子,每一个方盒子都是一个人的暂时的住所。
为了尽可能地容纳更多的人,这些方盒子很容易堆叠,有的已经叠了七八个方盒子。
大巴的到来让这里的人很惊讶,不少人是更早些时候从十六号市里逃出来的,这些人在逃出城市后,才发现那个太阳不对劲。
随后,那个太阳竟然就分裂成了无数的探照头,他们也知道十六号市凶多吉少。
一名避难所的负责人听说十六号市有新的幸存者过来,立即放下手中的工作,出来迎接,当看到那辆贴满镜子的大巴和旁边的幸存者,惊喜道:
“啊!你们是从十六号市逃出来的吗?”
凌珏抬头,看向这名负责人,点了点头。
“十六号市现在怎么样了?情况有好转吗?”
面对负责人急切的询问,所有人都有些沉重地低下了头,凌珏说道:“十六号市现在遭受探照头猛烈的摧毁,这些探照头好像会随着时间而进化,它们越来越高大,也越来越聪明。”
“那些被困在十六号市无法出来的人……恐怕凶多吉少。”
“哎……”负责人一声叹息,他其实心里已经做好准备,半小时前,前线去侦查的人已经报告了十六号市一片火海的情况。
只是凌珏他们的到来,让他又有了一丝希冀,以为情况有所好转。但现在看来,十六号市的情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严重。
“对了,您是这里的负责人吗?”凌珏问道。
负责人连忙点头:“是的,我是这一级避难所的负责人,李规言,之前也是规则中心研究小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