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在做什么?
观察。就像我们观察你们一样,它在观察我们。
林夜沉默了。
原来连观察者文明都只是更高存在的实验品。这个发现让整个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所以你们创造实验宇宙,是在模仿它?
不完全是。仲裁者纠正道,我们在寻找新的进化路径。常规的升维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们需要新的可能性。
而我展现出了这种可能性?
你的超真实很特殊。仲裁者说,它不是通过升维来获得高维度的能力,而是在保持三维存在的同时,触及了高维度的本质。
画面消失,概念原点恢复了最初的空无。
现在,向我展示。仲裁者说,展示超真实的本质。
林夜闭上眼睛——虽然在这里闭眼这个动作没有意义。
他开始思考超真实到底是什么。
不是力量,不是技能,而是...一种认知方式。
我明白了。他睁开眼睛,超真实的本质不是超越现实,而是定义现实。
他的意识开始展开。
当我认为某件事是可能的,它就成为可能。当我认为某个规则可以被改写,它就能被改写。不是因为我有这个能力,而是因为我相信我有。
这是唯心主义?
不。林夜摇头,这是对观察者效应的极致运用。在量子层面,观察决定结果。而超真实将这个原理扩展到了宏观层面。
他开始在概念原点中创造。
不是用力量,而是用纯粹的意志。
首先出现的是一个点,然后是线,然后是面,然后是立体。
每一步都不是创造,而是定义——定义这里应该有一个点,于是点出现了。
继续。仲裁者的声音中第一次出现了某种类似兴趣的情绪。
林夜继续扩展。
立体变成了四维结构,四维延伸到五维。
但他没有停止在那里。
关键不是维度的数量,而是维度的本质。他说,为什么一定要遵循12345的递进?为什么不能是2.5维?3.7维?甚至是虚数维?
他开始创造一个不遵循常规维度规则的结构。
那是一个悖论式的存在——它同时是零维和无限维,是点也是整个宇宙。
仲裁者的形态剧烈波动。
这不可能...你在违背数学的基本定律...
数学也是一种定义。林夜说,如果我定义1+1=3,那么在我的体系中,这就是真理。
关键是自洽。只要逻辑自洽,任何体系都可以存在。
他创造的结构继续演化,最终形成了一个微型的概念宇宙。
在这个宇宙中,所有的规则都是动态的。重力可以是排斥的,时间可以是分叉的,因果可以是循环的。
但整个体系完美自洽,没有任何逻辑矛盾。
这就是超真实。林夜说,不是打破规则,而是创造新的规则体系。
仲裁者沉默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