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月听着采初学舌,脸上简直不知该做什么表情,也真为他们尴尬。
“新院子那么大,若是二公子小夫妻住,仿佛太空了些。”
那处新院子比凤澜院还多一进,只让小两口单独住确实没必要。
而且新院儿在宁国府内宅最靠后的地方,离着二房原来的院子特别远。
小和尚成了亲之后,夫妻两个去婆婆跟请安说话,只怕都要走上半天。
宁二太太膝下只一个儿子,母子婆媳天天得见面,这样安排太不方便了。
当然这些都还是小事儿,最重要的是宁国府历经几代,都没有这个规矩。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府邸再宽敞家底再豪奢,也得讲求个礼数。
府里头的次子庶子成婚,没有单独拨院落居住的道理。
只有嫡长世子成婚的时候,才会特意在内宅中路,选取或修建的新院落。
宁国公乃是世袭罔替的爵位,世子是未来的国公,世子新妇是国公夫人。
哪怕中路上没有现成的地方,也要赶着新修房子给他们,省得将来麻烦。
当初宁元竣成婚之前,凤澜院就几乎是重新修建的,花费当然是不少。
这都是长幼尊卑的顺序,生为长房的嫡长子,便能有这般礼遇。
其他小宗房头、旁支庶出公子的待遇,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旁人艳羡也是没法子。
其实这般数说起来,宁国府倒是对未出嫁的小姐们,更为宽松善待些。
也是因为小姐们总要出阁,在娘家居住不过几年,任性一点无所谓。
但凡小姐年岁大一点儿,都可以在内宅选个喜欢合适的院子独住。
身边不但带着乳母嬷嬷与教导嬷嬷,还有贴身服侍的几个丫鬟。
另外还可以选粗使丫鬟、针线丫鬟、小厨娘等,预备以后出嫁带走。
这不但是为了让小姐们可以自己装点房舍,更是让她们学着打理身边的人事,早早体验一下在自己小院做主的感觉。
长房的大小姐与二小姐居住的小院儿,都在锦鑫堂院子与花园之间。
现在宁三小姐长大了,管事房也收拾了二房院旁边,一处精致院落给她。
只有三房的四小姐因为年纪小,宁三太太疼爱不肯放,还跟着母亲同住。
与小姐们不同,各房里的其他公子们,就算成了亲,也是跟随各房自住。
年纪轻轻没有爵位和官职的小儿郎,将来是要分府分家,还是能为宁国府独挡一面,都还不知道路数,不可能大费周章。
如今二房小和尚成婚,宁二太太突然点名要住新院子,真是匪夷所思。
他成亲娶公主千金,就能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来,往后如何是好?
眼瞧着二房钱姨娘的庶子宁三公子也大了,将来成亲要比照,能怎么办?
宁国府摆在明面上的规矩,除了世子外,儿女无论嫡庶,待遇都是一样。
梨月听采初无奈的说着话,手里在不停歇的收拾那条一尺半长的白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