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口味(1 / 2)

过了大半个时辰,四个参与比试的糕点师傅,所做的点心都出锅了。

样式味道都是各有千秋,各有各的拿手绝活,令人眼花缭乱。

其中梨月最喜欢的点心,是那位江南师傅做的茯苓雪花糕与菊花酥。

茯苓糕是甜味的,软糯中带着奶香,模样洁白如雪。

菊花酥则是甜中带咸香味道,带馅的酥皮点心,酥皮和菊花似得好看。

这两种糕点热着吃别有风味,放冷了吃也不会影响口感。

原来还以为这位南方师傅做出来的口味,可能会不和北边人习惯。

不过从他出的这两笼点心看,他在京师这两年,已能融合南北口味了。

最让梨月觉得好的,就是他做的糕点能符合大多市井口味。

毕竟在京师开糕饼铺,不一定要最好最精,老少咸宜才是最重要的。

比起这位南方师傅来,翠华楼出身的白案师傅,就是太过精益求精了。

他做的是一种蓬松的发糕小食,从蒸笼里拿出来,大伙儿就赞叹的很。

这种点心是用糯米粉、粳米粉调和糖霜蜂蜜做坯,再压上各色干果碎。

蒸熟之后特别蓬松,一口咬下去仿佛是咬在蜂窝上。

几个同样尝了的小伙计,都夸赞道不如叫做“蜂洞儿糕”的好。

梨月拿在手里尝了一小口,就已经认了出来,糕的内容并没有太过稀奇。

这种小点心京师很常见,松软香甜美味可口,市井中俗称就叫松糕松饼。

这种点心听闻早先也是南方传来的,最先跟着南派大厨进入酒楼,随后落入市井中。

市井糕饼点心铺的发糕,因为做成圆形,就直接唤作松饼。

但这位翠华楼的师傅,做出来的样子,却是白玉如意形状的,很是漂亮。

调和好味道米粉团子捏成如意的形状,上锅蒸了形状不变,这是个功夫。

可是这道平平无奇的点心,样式这般一变化,身价自然是倍增。

毕竟从市井里贩夫走卒都吃得起的小松饼,成了酒楼里富贵的如意糕。

如意糕一般作为宴席看盘点心所用,酒楼的宴席中都是有的。

而且不只在酒楼里,凡是京师的豪门府邸,待客的宴会与年节家宴,都是要摆上桌作为看盘的。

梨月在宁国府里的时候,那可是没少做过这样的如意糕。做好之后还要点缀上颜色,比这个还要更精致些。

这位师傅除了如意糕,还做了一样炸牡丹花酥,正巧也是梨月擅长的。

牡丹花酥其实就是炸面果子,最重要的便是调和颜色和面,还有下锅炸的时候,控制好酥皮开花的样子。

当初梨月在凤澜院的时候,就给沈氏做这个了,人家嫌油腻都不吃。

这种点心与如意糕是一个路数,也是宴席上做看盘用的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