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依次进香叩拜,听完经文也就起来了。
只有宁二太太是与众不同,拜起来特别的虔诚,毕竟她儿子乳名小和尚。
四个小姐拜佛,宁三宁三两位小公子上香,都没有她的二公子啰嗦。
身上的寄名符、护身符、小佛像、菩萨像都摘下来,摆在供桌上开光。
宁二太太不怕麻烦,拉着宝贝儿子跪在佛前,让长老和尚念了许久的咒。
进香时,国公爷宁元竣和妹夫齐姑爷不在,小辈人里数他耗的时辰最长。
大伙儿安安静静等了许久,宁二太太才扯儿子起身,双掌合十絮叨不止。
宁夫人平日在府里虽也念佛吃素,但对此事都没这般虔诚。
不过今天的贵客荣国公夫人婆媳,倒还真是精通此道。
不但佛经头头是道,因果轮回的故事张口就会讲,与宁二太太颇聊得来。
众人在佛堂略用过茶点,命下人将供佛神佛的贡品奉上。
供佛所用的东西,不止吃食器具佛经香油这些,可算是让梨月开眼界了。
宁家竟然请了京师里的著名戏班,在佛前唱两天大戏,用来供奉神佛。
寺庙佛塔后的空地里,提前搭好了戏台子,进香完毕就唱上了。
都是些《目莲救母》《传灯录》,讲究善因善果的热闹戏文。
这大戏扮演的群魔乱舞,特别的喧嚣热闹,引得田庄庙里的人都来看。
宁国府里的女眷们,自然是懒得看这些俗戏。
连忙请了贵客等人,乘轿登车回庄子里歇着。
这几出戏从午后开始,直唱到晚间掌灯,都给庄子里的人看去了。
众人在田庄上客居两天,用餐都是些洁净的素菜斋饭。
一应都是田庄上的人预备东西,无需宁府带来的大小厨娘伸手。
梨月真是稍有这么清闲的时候,竟然四处玩闹后等着吃现成的。
虽说菜肴比不上府里厨娘的手艺,可还是觉得许多小菜做的很好。
特别是咸渍的果蔬瓜菜,虽说看着粗糙,可味道就比秦嬷嬷教的还香浓。
光是黄瓜、灰菜、茄子、芥菜、蒜苗、萝卜、生姜还有黄芽菜这几样,做成的酱菜酿瓜,味道都绝妙的很。
待晚上吃过饭,宁府女眷与荣国府的贵客们,聚在堂屋里吃茶闲话。
梨月忙不迭跑去厨下,寻着田庄上的庄妇媳妇,问这腌渍瓜菜如何做的。
这两日田庄上来掌厨的妇女,是临唤来做素菜的,平日并不是厨娘。
梨月一问,人家也没藏着掖着,就把酿瓜、配盐瓜菽、糟姜的做法说了。
不但是配料内容,就连晒酵的时间,都讲得清清楚楚。
“瓜果蔬菜顺应时节,晾晒腌渍得法,味道自然就差不了。咱们庄子上常给府里送菜蔬,挑选送去的头一样要模样好看。这瓜果菜蔬只挑个大样子货,味道就不好了。就如这瓜菽来说,要用的是老瓜与嫩茄,样子就不甚好看。”
这位庄妇说了半晌,就从厨下拿了两筐干菜,让梨月拿回去腌着吃。
梨月推脱不得,心里十分欢喜,拿了个新荷包与销金帕子回礼。
因乡下地方灯火不盛,哪怕庄园里外掌灯,也没府里明亮。
她在厨下尝着腌菜,抬头看杂院门口,只见个朦胧的人影子进来。
那人提着灯笼,探头眯着眼招呼了一声:“小月?厨房还开着火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