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在京师里面,最让人害怕的,无过于是“妖书”两个字。
以至于满城里头,凡是读书识字,家里有几本藏书的,都吓得不知所措。
外面别人府邸如何梨月还不知,反正宁国府的内院外宅忙乱了好久。
凡是有笔墨书册的地方,都让小厮丫鬟打扫了一遍。
除了古籍善本之外,有一点看着眼生的,都拎出去放灶房烧了。
燕宜轩这边也不例外,正房妆房书房里,都整理出许多册子来烧。
连同丫鬟婆子们都人心惶惶,毕竟也有不少知书识字的人。
私下里藏得的小画书,逗笑的戏词话本,一概都不敢留着。
总之除了黄历与账本以外,下人的屋里一个字都不许有。
梨月找到嬷嬷好说歹说,才把自己整理的几册菜谱给留下了。
难怪京师风声鹤唳,毕竟国子监名下的印书馆,可不是民间的小作坊。
本朝律例还算开放,向来是不禁民间私下印书。
京师里私人开设的小印作坊可不算少,会雕版刻版的师傅也不在少数。
不过官家开办的印坊只有两家,分别是司礼监印经厂与国子监印书馆。
司礼监名下的印经厂在皇城以内,以印刷佛道儒家经典与历书为主。
国子监的印书馆则是给太学生印制四书五经为主,印的东西更多更杂。
这两家官办书坊,都是归朝廷管辖,书籍封底上均可落御制书印。
小魏探花所编写的“妖书”,就是通过国子监印书馆印刷的。
那时候他祖父魏老太爷是国子监祭酒,印多少发多少都方便的很。
梨月守着厨房的灶火,这些天乱七八糟烧了许多书。
今天好容易闲了下来,她才点起小铜炉银铫子,打算熬些糖浆做甜品。
糖霜加水慢慢融化,冒着细密的蟹眼泡,趁热将蜂蜜倒进去搅。
小木片不停地搅动,生怕手慢了弄糊一点。
谁知刚抬起眼皮儿,就看见采初领着小丫鬟,抬着一篓子书册进来。
“我这里腾不开手,你们放在茶水灶上慢慢烧!”
铜炉这里只需小火,若把书册丢进去,必定要把糖浆熬糊。
梨月赶紧朝采初挥手,让她们去水灶那边烧。
搅合着手里的糖浆,她远远扫了一眼,不觉有些疑惑。
那一篓子书册,封面是藏蓝布面水纹笺,纸页是洁白的白棉纸。
四个小篆书名梨月都认得,是元旦时何昭仪送的《闺阁淑训》!
这《闺阁淑训》何昭仪到底送了宁家多少本?梨月心里直犯嘀咕。
早先引火烧柴烧炭,已经烧了不少,竟然还有这么多剩下!
“怎么还有?”梨月忍不住,探头问采初。
“这可是正经妖书,让凤澜院自己烧,谁都不能放心。太太与国公爷特意吩咐,让咱们奶奶盯住了,拿过来都烧干净了算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