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还没等他去找靳敏。
朱琪就从上海的朋友那里知道了另一则消息。
“你说沈穗在上海注册了公司?”
“可不是怎么着,区政府的领导陪着一块过来的。”
这待遇可非同一般。
整个工商局都惊着了。
首都那边政策可能还紧一些,不过上海就不一样了,这几年私营企业越来越多。
每天都会有人来注册登记。
但沈穗这次还不一样。
你见过谁家注册公司,是区政府二把手陪着来的。
又不是外资企业。
而且这个公司定位还不太一样,“好像是搞投资的吧,说是要资助出版社那边搞一个杂志什么的,有钱烧得慌啊。”
朱琪脸色倏地一白。
搞杂志。
所以沈穗这是压根就没打算再搭理《读者文摘》,想要搞出自己的杂志来做宣传吗?
就为了宣传她的那个羊绒衫?
那她可真是大手笔。
做杂志的事情很顺利。
赖常清没有直接联系出版局,而是通过出版社的罗社长联系到市出版局。
罗社长承了人情,在出版局那边也有面子。
不然多少有些“越级上报”的嫌疑,哪怕是能给出版社带来好处,但也会有隐患。
先说服罗社长,实打实的好处给到他——
搞杂志势必要招人,罗社长那个尚且家里蹲的小闺女可不就是能够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了吗?
领导得了好处也有面子,整件事都事半功倍。
至于市出版局那边对赖常清先拉到赞助再来挑重担,还是先应承下来再去拉赞助,其实并没有那么关心。
有人主动请缨,总比下达死命令强。
两个领导都解决了问题。
赖常清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