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自己倒不觉得有什么,只是顺从地被拉进屋里。
“姐姐,我小外甥什么时候出来呀?”
“快了,就这几天。也不知这小家伙赶不赶得及见你这小姨一面。”徐倩抚着肚子,随即又把话题拉了回来,“先不说这个,我给你准备的东西,得一件件跟你说清楚。”
“我问过同事,那边夏天跟咱们这儿差不多,但你肯定要干活,衣服费得快,我多给你备了几身。”
“还有这劳保手套,肯定不够用,也不知道农场那边发不发。”
“那边冬天冷得邪乎,不过离冬天还早,到时候家里会把冬天的衣物被褥提前给你寄过去。”
徐倩展示完新衣物,又把李复兴准备的书还有药给拿了出来。
当徐慧的目光落在那堆高中课本身上时,她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了。
徐倩却不为所动,板着脸把规矩说得清清楚楚:“我点头让你去东北,可不是让你去放飞自我的。这些书你先看着自学,到了农场要是能找到老师,就多去讨教。”
她下达了死命令:“三年,你必须把高中毕业证拿到手。要是做不到,就等着我亲自去抓你回来。”
“我记下了。”
徐慧别无他法,只能垂头丧气地答应。
“这本《选集》当你的课外书看。”徐倩的语气柔和了些,“你姐夫让你多读读,对你有益处。”
离出发还剩一周多,徐慧像个小陀螺似的在城里转个不停,把那些将与她同赴一个农场的同学都召集起来,开了好几次会,还热情地帮着众人张罗行装。
她的同学中,许多人家庭条件一般,或是在家中并不重视,行李都相当寒酸。
每到这种时候,徐慧就会向李复兴求援,李复兴也总会爽快地提供些必需品。
在他看来,这些人将来在农场是徐慧的倚仗,提前处好关系,百利而无一害。
二十八号夜里,徐倩的产期毫无预兆地来了。
多亏了事前的万全准备,李复兴虽惊却不乱,飞快地把一个大包袱理好塞给徐慧,自己则一把横抱起徐倩,大步流星地冲进了街对面的医院。
一进医院,他马上着手办理入院手续,同时催着徐慧去把陈主任请来。
陈主任经验老到,这种时候是绝对的主心骨。
一个钟头后,陈主任提着食盒不紧不慢地到了。
此刻的李复兴早已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方寸大乱,一见陈主任便如见救星:“陈主任,您总算来了,倩倩一直喊疼得厉害。”
“生孩子哪有不疼的。”陈主任显得镇定自若,“你去打些热水来。我带了吃的,先让倩倩填饱肚子补充力气。”
“啊?这都快生了,还吃东西?”
“什么快生了,早着呢。”陈主任看他那魂不守舍的样子,便解释道,“倩倩这是头胎,顺利也得三四个钟头,要是慢点,磨到明天早上都有可能。你现在干着急有什么用?”
听说还要等这么久,李复兴强迫自己镇定下来,转身去打水。
等他回来时,陈主任已经慢条斯理地喂徐倩吃完了一份鸡肉饭和三个鸡蛋。
实际上,陈主任心里比谁都紧张。
徐倩孕期养得好,肚子格外显怀,她估摸着这孩子个头小不了,生怕会遇上难产,何况这还是第一胎。
但这种关头,一句泄气的话都不能讲。
她只能在心里默念,好在是在医院,有医生护士在,万不得已还能剖腹,总归不会有性命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