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像只鹌鹑一样,乖乖地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首先,我刚才说要打你,是我不对,我向你道歉。”徐倩开口道。
“姐,我没怪你。”
“嗯。但是,你今天做的事情,错得很离谱。你想帮班级完成任务,争取荣誉,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你的方法完全不对。”
“家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有它的用处,你拿走了,我们就得花钱重新买。你想为班级挣积分,可以有很多种办法。”
“可是……外面能捡的废铁都让别人捡光了,我们班的积分现在特别少。”
李复兴适时给出了台阶:“那柴火不是也能算积分吗?厨房里堆了那么多柴,你每天能背多少就背多少去。”
这乱子总算揭了过去。
徐倩晃了晃手里那把重新启用的旧木勺,算是给徐慧提个醒,家里可经不起她再这么折腾了。
徐慧赶忙向姐姐认错,保证下次一定先商量,这顿饭才算吃得安稳。
毕竟,李复兴那句“家里的柴随便背”给了她无穷的底气。
周一早上,李复兴骑车先把徐慧送到集英中学。
看到她背上那二十斤木柴时,他并未多问,只想着送完她再送徐倩,再折返回单位,只有他的摩托车才能保证三个人都不迟到。
徐慧到校后,第一时间就去任务处用二十斤木柴换来了二十个积分。
虽然她个人的积分够了,但一班的集体排名依旧在倒数第二的位置徘徊,毫无起色。
课间,她召集了所有班委,大家围在一起,个个无精打采。
“我姐夫说了,家里的木柴只要背得动,随便拿。”
徐慧的话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水面。
“真的?能有多少?三百斤有吗?”
数学课代表立刻盘算起来,三百积分意味着能前进一个名次。
体育委员则更直接:“班长,在哪儿?要多少人手?”
“大概十二三里路。能拿多少,就看咱们想挣多少分了。”徐慧看向副班长,“算算,我们超过三班要多少分?”
副班长迅速报出一串数字:一班现有1250分,年级第一的三班高达1906分,初中部最高分2770,全校最高分则有3813。
“追上年级第一要657分,拿下初中部第一要1521分,冲到全校第一需要2564分。”
“班长,我们超哪个?”十二个班委瞬间斗志昂扬,一扫之前的颓气。
“别急。”徐慧比他们冷静,“这个月才过半,评比要到月底才结算,现在总攻为时过早。”
“咱们先想办法超过三班,提一提士气,月底最后一天再来个大的,怎么样?”
“好!那先不惊动其他同学,我们几个多跑几趟就行!”
作为骨干,大家当仁不让。
“至少三趟。我们十二个人,每人每次背二十斤,跑三次就是七百二十斤,稳超三班。”
“那就今天!咱们下午就去!”
有人提议坐14路公交,从太平街北口到府右街。
问题来了,不是每个人都有月票。
“我没有。”
“我去借!”
“帮我也借一张!”
没票的同学立刻行动起来。
“还得有绳子,捆柴火用。”
“上哪儿找十二根绳子去?”大家又犯了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