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凌晨四点,李复兴就跟着徐倩去了轧钢厂小学。
只见里面简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美术老师负责书写横幅、绘制板报,常识课老师则扛起了相机,准备记录下全过程。
音乐和舞蹈老师组织了啦啦队,随时准备为大家鼓劲,医务室的医生护士则全员待命,保障医疗安全。
任务分配完毕,没课的老师们都动手帮忙制作道具。
废铁桶、旧脸盆,乃至音乐教室里的各种打击乐器都被集中起来,配上了临时的鼓槌。
后勤处的一位阿姨向校长提议,别用新布料做旗子了,整块的布扯碎了太可惜,不如把仓库里以前活动剩下的大红旗都拿出来,效果是一样的。
校长采纳了这个建议,于是,几十面库存的红旗被分发下去。
当孩子们在食堂吃早饭时,所有老师都已各就各位,严阵以待。
凌晨五点整,“首都围剿麻雀总指挥部”一声令下,剿雀大战正式打响。
顷刻间,在首都八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鞭炮声、锣鼓声、枪声响成一片,处处彩旗招展。
全城被划分为毒饵区、驱赶区和歼灭区。
上百个区域投放了拌有毒药的食物,房顶上、院子里、大树下站满了人,无数双眼睛紧盯着天空,誓要让麻雀无处落脚。
指挥部派出数十辆摩托车在城内巡逻侦查,通过电话向各区通报麻雀的动向。
在各个驱赶区,男女老少齐上阵,他们或高声呐喊,或敲锣打鼓,或燃放烟花爆竹,升起浓烟,将成群的麻雀赶向歼滅区。
在坛歼灭区,三十多名从部队调来的神枪手埋伏于此,一天之内就射杀了五百多只麻雀。
而在玉潭歼灭区,麻雀被驱赶至湖心岛,部队水陆并进,驾船集中射击,无数麻雀中弹坠落,未死的也掉入湖中。
除了动弹不得的老人和尚在襁褓的婴儿,几乎是全民出动,百万人制造出的声势惊天动地。
麻雀陷入了战争的汪洋大海,死伤惨重。
到了晚上,大孩子们开始行动。
他们白日里就侦察好了地形,趁着夜色和麻雀夜盲的弱点,爬上树掏鸟窝、捡鸟蛋,要将其一网打尽。
经过一整天的奋战,指挥部统计,全京城共计打死麻雀八万余只。
指挥部号召大家养精蓄锐,明日再战。
19号晚上,各处的喧嚣渐渐平息。
李复兴累得几乎想就地躺下,这群孩子实在太能闹腾,他紧跟了一整天,生怕哪个磕了碰了。
这些可都是家里的宝贝,一个都不能出事。
接下来的两天几乎是同样的流程。
据事后统计,为期三天的剿雀会战,全城共消灭麻雀四十万一千一百六十只,战果辉煌。
孩子们掏到的鸟蛋数量也极为可观,只是大部分都被当场吃了,未能计入战果,实为可惜。
会战结束后,李复兴将自己空间里储存的麻雀连同三天的“战利品”一并上交给了指挥部。
此后,四九城的麻雀数量锐减,指挥部也撤销了对学生和老师的上交要求,不久后便解散了。
京城的剿雀事迹一经见报,立刻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热烈响应。
月底,海城传来捷报,仅4月28日一天,就消灭麻雀及鸟蛋二十五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