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七手八脚地将竹子卸在空地上,十几根粗壮的竹竿堆在一起,分外惹眼。
赵志成上前拍了拍,又用手卡了卡粗细,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好!都是好竹子!比我预想的还壮实,这下棚子的骨架可就稳了!”
老赵应道:“村长放心,这都是照着复兴给的尺寸找的,差不了。”
此时,负责拆除旧棚的村民也已完工,将清理出的场地打扫得干干净净,能再次利用的旧竹竿也已分门别类地码放整齐,只等新骨架搭建起来。
赵志成审视着现场的残局,再转头看看李复兴,要是能请他留下来掌总,这事肯定万无一失。
想到这,他快步走到李复兴跟前,语气诚挚地开口:“复兴,你看这材料都齐了,要不你再多费费心,留下来帮我们指挥指挥?”
周围的村民们立刻七嘴八舌地应和起来:“是啊复兴,你就指点我们一下吧!”
“有你在,咱这棚子一定能搭得跟你们李家庄的一样结实!”
李复兴本以为事情已经了结,正打算动身回家,可见到赵志成和乡亲们那一双双殷切的目光,再念及这三百块钱的塑料布对赵家庄的意义,拒绝的话便再也说不出口了。
他只好点了点头:“行,那我就再留一会儿,帮大家盯着。不过我就是动动嘴,主要还得靠大伙儿动手。”
“哎呀,复兴,真是太谢谢你了!”赵志成感激不尽。
很快,在李复兴的调度下,搭建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了。
村民们拿起铁锹,沿着石灰线标记的位置挖坑。
坑挖好后,几个人合力将粗壮的竹竿抬起,稳稳地竖进坑里,一人扶着确保垂直,其余人则迅速往坑里填土。
李复兴在旁边来回巡视,他眼尖,一下就发现有根竖杆歪了,立刻上前搭手扶正:“往左边挪一点……对,就这样,直了!夯土的时候多砸几下,砸结实了,免得以后晃荡。”
赵文杰听着李复兴的指挥干活,心里感慨有人指点就是不一样,这效率比他们自己瞎琢磨时快多了。
照这个势头,恐怕用不着一个下午,第一个大棚就能完工。
赵志成和村民们眼看进度喜人,干劲愈发高涨。
尽管个个都已是饥肠辘辘,但为了不耽误李复兴的时间,大家还是咬牙坚持着。
果然,不到三个小时,一个完整的大棚便稳稳地矗立在众人眼前。
望着眼前的成果,赵家庄的村民们爆发出欢呼,尤其是赵志成,高兴得差点蹦起来。
眼看李复兴收拾东西准备告辞,赵志成急忙把老赵拉到一旁,有些不好意思地低声问:“老赵,你看……能不能把你家那只兔子拿出来,咱们招待一下复兴?”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村里实在没什么能拿得出手的肉食了。他清楚李复兴家的伙食水平,招待得太寒酸,他自己都过意不去。
老赵还以为村长神神秘秘的是为什么事,一听是为了招待李复兴,想都没想就答应了:“村长,你只管拿去!复兴帮了咱这么大的忙,总不能让人家饿着肚子回去,这要是传出去,别人还不得戳咱们赵家庄的脊梁骨?”
赵志成没想到他如此爽快,感动道:“老赵,你的情分,村里记下了。”
说完,他立刻跑过去拦住了正要跨上摩托车的李复兴。
“复兴,你可不能走!帮了村里这么大的忙,怎么也得留下来吃顿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