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找新厂子(2 / 2)

挂断电话,上级领导向后靠进宽大的办公椅,手指有节奏地在桌面上敲击着。

他很清楚,扩建小型烘干机产能是当务之急。既然林厂长已经转变了思路,同意另建新厂,那后续的动作就必须跟上。

他忽然想起之前一个类似的项目,当时就是通过改造一家经营不善的旧厂房来投入新生产,不仅盘活了闲置的国有资产,还大大缩减了建厂的成本与周期,成效斐然。

这个法子这次同样适用。

找一家濒临倒闭的工厂,将其改造为烘干机生产车间,既能快速上马项目,又能帮扶困难企业,可谓一举两得。

思及此,他拿起内部电话,拨通了秘书室的号码:“小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把近期整理的那份亏损企业名单带过来。”

“收到,领导,我马上就到。”听筒里传来秘书小张干脆利落的回答。

不到三分钟,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秘书小张抱着一个文件夹快步走入,恭敬地将其放在领导桌上:“领导,您要的名单,我已经按照亏损额度从高到低排好序了。”

领导微微颔首,示意小张可以先出去。

待办公室的门再次关上,他翻开文件夹。

里面是一份详尽的报告,罗列了十几家工厂的名字、位置、主营业务和近一年的经营状况。

这些企业多数是因设备陈旧、管理混乱或市场冲击等问题而陷入了经营泥潭,有些甚至已经处于半停工的状态。

领导的目光逐行扫过名单,眉头微蹙,在心里权衡着每一个潜在目标的利弊,仔细筛选着最合适的改造对象。

地理位置要优越,厂房设备得有再利用的价值,工人的底子也不能差,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生产。

“这家太偏了,物流成本高……那家的设备太陈旧,更新换代的投入是个无底洞……”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比较,他终于圈定了几个目标,准备安排人第二天就去实地勘察,以便做出最终抉择。

李复兴在办公室里又处理了一整个下午的公务,桌上堆积如山的文件渐渐见了底,窗外的天色也随之沉了下来。

直到厂区里那阵清脆的“叮铃铃”的下班铃声响起,他才如释重负地吁了口气,抬起头,揉了揉发胀的眼眶。

他站起身,舒展了一下僵硬的四肢,骨节发出一串细微的脆响,一下午积攒的疲惫似乎也随之消散了许多。

“总算忙完了。”

他轻声自语,脸上浮现出卸下重担的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