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锦秀连忙蹲下身安抚他:“谢宝乖,我们马上就有早饭吃了。”
姐弟俩正为早餐发愁时,李复兴带着一身风尘回来了,呼吸还有些急促。
他的肩上扛着沉甸甸的一大袋杂粮面,另一只手还拎着一包奶粉。
“先吃着这些,杂粮面够你们吃上一阵,奶粉冲给谢宝喝,补补身子。”
他将东西往桌上一放,腾出手抹去额角的汗珠。
他其实能拿出更好的东西,但毕竟与谢锦秀还不熟,不宜太过张扬。
况且在如今这个年代,这两样东西已是寻常人家难得的口粮了。
谢锦秀的视线落在桌上的粮食上,眼圈一热,雾气便涌了上来。
在这物资匮乏的年头,这些东西的分量不言而喻,她下意识地想要推拒:“李同志,这太贵重了,我不能要,您快拿回去吧!”
李复兴却摆手,态度不容置喙:“谢锦秀同志,就算不为你自己,也看看谢宝。孩子正在长身体的时候,饿坏了身子可不行。”
“这点东西对我来说不算什么,你要真过意不去,就用心把村里的娃儿们带出来,那比什么都强!”
谢锦秀看向谢宝,只见弟弟的目光早就黏在了那包奶粉上,小脸上满是渴望。
那瘦弱的样子让她一阵心酸,她攥了攥拳,最终还是低声应下:“那……多谢李同志了。”
“这就对了嘛!以后都是一个村的,别再叫同志了,生分。我叫李复兴,你喊我复兴。”李复兴见状,面露微笑。
谢锦秀也顺势道:“那复兴你以后也直接叫我锦绣吧。”
她心中满是感激,眼前这个人,说是她的恩人也毫不为过。
若不是他,自己和谢宝还不知要在街道办的收容所里熬到什么时候。
她原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为了谢宝有个安身之处,随便找户人家把自己嫁了,此生便这样了却母亲的遗愿。
但李复兴的出现,却给了她另一条路。
一份教书的工作,意味着她能靠自己的双手养活姐弟俩,意味着她的人生有了选择的权利,而不再是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
这其中的天差地别,让她心中百感交集。
李复兴摸出了六个玉米面馒头,塞到他们手里:“村里大灶上刚蒸的,锦绣,还有谢宝,快趁热垫垫肚子。”
谢锦秀也不推辞,接过就和身边的谢宝狼吞虎咽起来。
昨夜那顿丰盛的晚餐早已消化干净,此刻这粗粮馒头的香气格外诱人。
转眼间,六个馒头便被两人一扫而空。
稍作歇息后,三人便朝着学校的方向走去。
沿途不时有扛着锄头的村民停下脚步,笑着同李复兴打着招呼,言语间满是熟稔与信赖。
谢锦秀默默跟在后面,看着李复兴一一回应,心里不禁对他多了几分敬佩。
能让整个村子的人都如此拥戴,他定是为这片土地付出了不少心血。
一阵清脆的读书声由远及近,引着他们来到一处院落前,这便是村里的学校了。
李志广正站在讲台前,在黑板上写画着,看到李复兴领着两个陌生面孔过来,他先安顿好学生自习,便大步迎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