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里,机器的轰鸣声弱了下去,工人们不自觉地向广播喇叭下聚集。
一位正拧着扳手的老师傅,停下了动作,摘下沾满油污的手套,把耳朵凑得更近了些。
他脸上满是惊奇,忍不住嘀咕道:“我的天,李复兴这小子平时不声不响的,居然干出这么了不起的事儿!”
旁边一个年轻工人更是激动地跳了起来,大声喊道:“李哥这回可成咱们厂的大英雄了!我以后可得好好向他学习!”
工友们纷纷点头称是,敬佩之情溢于言表,一时间,对李复兴的赞叹和议论声在车间里传开了。
一些年轻工人的心思也活络起来,暗自琢磨着自己是否也该多出去走动走动,万一也碰上类似的机遇,那下一次全厂通报表扬的主人公,兴许就轮到自己了。
高音喇叭里的声音庄重而清晰:“在那个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李复兴同志恰在现场。他未曾有片刻迟疑,果断上前,以其沉着冷静的头脑与迅捷有效的行动,为我争取了宝贵的生机……”
工人们听得入了迷,脑海中不自觉地勾勒出那幅既惊险又温暖的画面。
行政办公室里,几个女职员正埋首于成堆的文件中。
广播响起后,一位戴眼镜的女职员放下了笔,目光中透出钦佩:“李复兴在厂里向来热心,真没想到,这次竟是救了人命的大事,真是了不起。”
旁边梳着马尾辫的同事立刻接话:“可不是嘛!这事必须得大力宣扬,让全厂上下都看看,咱们厂里有这样品格高尚的榜样。”
周围的同事们也纷纷点头称是。
广播里,激昂的声音还在继续:“他不仅以专业的急救常识,制止了警卫人员不当的移动方式,避免了我的病情恶化,更从自己身上掏出救命的速效救心丸让我服下,终使我化险为夷……”
此刻,事件的主人公李复兴尚未到岗。
若是他本人听到这番盛赞,恐怕脸颊早已羞得通红,因为在他自己看来,他远没有信中描述得那般完美。
采购科的办公室里,气氛早已被广播点燃,彻底沸腾了。
同在采购科的李大伟,尽管被表扬的不是自己,但那可是他叔,这份荣耀让他与有荣焉,说出去脸上都增光添彩。
采购科的其他人,虽然感谢信与自己无关,但能和李复兴这样的人物同在一个科室,也感到无比自豪。
广播仍在继续:“在整个施救过程中,李复兴同志所展现出的,是超乎寻常的勇气、智慧与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同事们侧耳倾听,对李复兴的敬意在心中不断加深。
随着广播的播送,这封感谢信的内容传遍了轧钢厂的每个角落,不仅让李复兴成了众人景仰的英雄,更在全厂职工心中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正能量。
许多人都在心里默默立誓,要向李复兴看齐,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为轧钢厂的明天贡献一份力量。
而对林厂长而言,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仅仅是个开端。
他已开始在脑中构思,要如何将这一事件的积极影响推向新的高度,借此机会擦亮轧钢厂在整个行业内的金字招牌。
他坚信,以李复兴的事迹为契机,轧钢厂的未来必将更加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