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不安分的秦京茹(1 / 2)

于莉毅然辞去供销社的稳定工作后,立刻投入到创业的筹备中。

经过多方考察,她最终在繁华的东直门地段相中了一个理想的店面。

这个铺面分为上下两层,空间宽敞明亮,采光条件极佳,最难得的是门前人流量很大,是个做生意的好地方。

虽然位置优越,但租金却出乎意料地合理,在于莉可以承受的范围之内。

租下店面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便是紧锣密鼓的装修和人员招聘。

于莉亲自监督装修工程,从桌椅摆放的方位到墙面粉刷的颜色,每一个细节都严格把关。

在人员方面,除了需要招聘几名手脚麻利的服务员外,后厨也不能单靠南易一个人支撑,还需要配备几个帮厨和学徒。

经过半个多月的精心准备,这家凝聚着于莉心血的饭店终于要正式开门迎客了。

在开业前的三天,宣传工作就已经全面铺开。

于莉印制了精美的宣传单,雇人在附近街区发放,还在店门口悬挂了醒目的开业横幅。

李宏军虽然工作繁忙,也特意抽空前来捧场,为妻子的创业之路加油打气。

这家投入了五千元巨资的饭店,无论是规模还是装修档次,在周边地区都堪称一流。

开业当天,四合院的许多邻居都前来道贺。

傻柱也挤在人群中,当他看到于莉这家装修气派的饭店时,心里顿时涌起一股酸溜溜的滋味,既羡慕又嫉妒。

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过后,饭店大门正式敞开,令人惊喜的是,店内瞬间座无虚席。

只见门口排起了长队,后来的客人只能取号等候。

当傻柱好不容易挤进饭店时,已经连一个空位都找不到了。

傻柱先是仔细打量着饭店的装修,光洁的大理石地面,整齐摆放的红木桌椅,处处透露着精致与大气。

当他拿起菜单浏览时,不禁咂了咂嘴:“这价格定得可不便宜啊。”

与京城大多数饭店相比,这里的菜品价格确实偏高一些。

不过饭店的定价向来与菜品口味和店面档次挂钩,这个道理傻柱也是懂的。

阎解成和秦京茹夫妇也来到了饭店。

发现价格偏高后,两人犹豫再三,最后只点了一份酸溜白菜和一份油焖茄子。

虽然只是两道普通的家常菜,但加起来也要好几毛钱。

当热气腾腾的菜肴上桌,秦京茹尝了一口白菜,立刻惊喜地对阎解成说:“这味道可真不错!”

阎解成也夹了一筷子茄子品尝,两人都对这些看似普通的菜肴赞不绝口。

饭店的后厨由南易严格把关,菜品质量自然有保证。

普通的菜肴由他指导徒弟们完成,而饭店的特色菜则必须由南易亲自掌勺。当然,这些特色菜的价格也会相应提高一些。

于莉作为老板娘,正坐在柜台后面忙着收钱。

看着源源不断的进账,她笑得合不拢嘴。

仅仅半天的营业时间,扣除房租、水电、食材成本、调味品和人工费用后,净利润就达到了二十七元。

由于南易占有5℅的股份,他可以分得这二十七元中的5℅,其余都归于莉所有。

南易的工资则已经计入人工成本之中。

虽然饭店刚开业第一天的生意火爆不能代表长期趋势,但从顾客们的反馈和排队等候的盛况来看,于莉心里已经踏实了许多。

良好的口碑正在逐渐形成。

......

转眼间,于莉的饭店已经经营了一个多月。

南易和梁拉娣夫妇现在后悔不已:虽然他们早知道选择10℅的股份从长远来看更划算,但当初觉得短期内有工资保障更稳妥。

没想到饭店开业还不到一个月,两人就意识到自己做出了错误的选择。

外人只知道于莉的饭店生意红火,肯定赚了不少钱,但具体赚了多少却无人知晓。

只有南易清楚真实的盈利情况,这也正是他懊悔的原因。

不过,比起南易在工厂上班时的收入,现在的收入已经好太多了。

虽然个体户没有国营大厂食堂主任那么体面,但实实在在的收入比什么都强。

就算有人在背后议论南易傻,但随着他收入不断增加,这些非议最终都会转变成羡慕和嫉妒。

......

四合院阎家,今晚格外热闹。

阎解成和秦京茹夫妇回来吃晚饭,正巧阎埠贵今天钓到了一条半斤重的大鱼,阎家的晚餐格外丰盛。

阎解成还特意买了一斤猪大骨,准备熬一锅香浓的骨头汤。

餐桌上摆着红烧鱼、骨头汤、清炒白菜帮子和腌菜,主食是窝头和玉米糊。

在不过年不过节的日子里,能吃到这样丰盛的晚餐实属难得。

今晚阎家难得人齐:阎埠贵和老伴、阎解成和秦京茹、阎解放和侯素娥,再加上阎解旷和阎解娣,八个人围坐一桌,气氛热闹非常。

“于莉开饭店肯定赚大钱了。”二大妈喝了一口玉米糊,感叹道。

“那是自然,投入几千块钱,每天生意都这么火爆,想不赚钱都难。”阎埠贵附和着。

这时,秦京茹在桌下用筷子轻轻碰了碰阎解成。

阎解成会意,立即对父母说:“爸、妈,京茹也想开个饭店。”

原来,看到于莉开饭店赚得盆满钵满,秦京茹也按捺不住内心的躁动,想要尝试一番。

在于莉成功的刺激下,秦京茹觉得自己也行。

阎解成的话音刚落,阎埠贵和老伴都愣住了。

阎解放、侯素娥、阎解旷和阎解娣也都惊讶地看向秦京茹。对于秦京茹想要开饭店的想法,阎埠贵和老伴都不支持。

首先,开饭店需要不少启动资金,这不是一笔小数目。

其次,厨师的人选也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