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探院得到护国夫人的信后匆匆的往京都送了去。
营主没了办法,派人给护国夫人送信求救,没想到护国夫人还真就想出了法子。
转眼三日过去,神机营的奏折送到了朝堂上,一向难得来上一趟早朝的营主荣义,在随从护卫刘安的护送下,坐着轮椅上了朝。
今日神机营营主上早朝,只为一事,便是岭南镇南军主帅陶将军之死,镇南军没有接任的主帅,营主建议其兄贤王接掌镇南军。
这消息在朝堂上炸开了锅,朝中大臣低头议论,一时间朝堂上喧哗无比,连着营主再要说什么,也没人听得进去了。
赈灾归来的右相曹远丰与左相谢文瀚可谓是一左一右的站着,他们的身后有着各自己的阵营。
在听到镇南军无主帅之事上,两位丞相皆是动了心的。
奈何右相手中有钱有粮,却无兵权,是短板,想要得到镇南军是个难事,但不妨碍他从中作梗,生了野心。
而左相谢文瀚,手握谢家军,散布在各州郡,野心更是昭然若揭。
原本谢家军全力接手燕北军而努力着,眼下又多了一块肥肉,那便是镇南军。
陶原没死,谢家军有顾虑,陶氏一族在岭南的地位无法撼动,但现在不一样了,他们有机会了。
而且谢家军若是得了镇南军,那么便可将湖州总营转移南部,来日真若起事,便与朝堂一南一北分庭而治,也有了退路。
反而在北地,有燕北军落入长公主手中,又加上长公主这几年在燕北打仗,军中尽数被她的人取代,此时接手,还得磨合。
而谢文瀚可等不起了,绝不容许长公主与小皇帝成长起来。
自然今日早朝之事是议不成了,谢家军接掌燕北军一事暂缓,而镇南军之事提上日程。
荣义达到了效果,不得不感叹嫂子的聪明,想出这么一个法子来,至于陶将军是否已死,密探院的人还是聪明的,送来的信中也顺便打听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