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井坊间之中。
宫墙内的波澜,很快便以各种或真或假、添油加醋的版本,流传到了宫墙之外,成为了洛阳百姓茶余饭后最热衷的谈资。
“听说了吗?陛下选妃,可是出了两位奇女子呢!”
一个在茶摊上歇脚的货郎,神秘兮兮地对同桌的熟人说道。
“哦?怎么个奇法?快说说!”旁人立刻被勾起了兴趣,纷纷凑近。
那货郎压低声音,绘声绘色地描述起来:“一位是程侍郎家的小姐,长得那叫一个水灵,跟年画上的娃娃似的,可讨人喜欢了!听说……嘿嘿,身段还特别……那个!可偏偏不爱红装爱厨房,喜欢研究做菜,还自己动手做木工活儿!你说稀奇不稀奇?”
“嚯!还有这等事?大家闺秀,去做那庖厨匠人之事?”有人惊讶地张大了嘴。
“可不是嘛!另一位更了不得!是徐侍郎家的千金,个子快赶上寻常男子了!不爱女装爱戎装,喜欢舞刀弄枪,看兵书!面圣的时候,据说穿的都不是裙子,是劲装!还直言不讳地说自己喜欢穿男装!我的天爷,这胆子也太大了!”
茶摊上顿时响起一片啧啧称奇之声。
“这……这样的女子,陛下能看得上吗?”一个老者捻着胡须,疑惑道。
“那谁知道呢?陛下乃真龙天子,心思岂是咱们能揣度的?”
货郎耸耸肩,接着说道:“不过,我倒是觉得,这两位小姐挺……挺特别的。总比那些千篇一律、只知道吟风弄月的强吧?”
“说得也是!咱们陛下本就是天纵奇才,能造火器,能办报纸,想法自然跟常人不同。说不定,就喜欢这等与众不同的女子呢!”
一个年轻的工匠学徒插嘴道,脸上带着对皇帝盲目的崇拜。
类似的议论,在酒楼、街巷、工坊休息处不断上演。
皇帝选妃成为了洛阳百姓这个春天最津津乐道的八卦。
有人觉得荒诞不经,有失体统;有人则觉得新鲜有趣,认为这正体现了当朝天子治下,风气的开明与包容。
而在那些消息更为灵通的士绅和官员圈子中,讨论的焦点则更为深入和现实。
“程家女儿此举,看似荒诞,然陛下当时并未斥责,反而细问榫卯……莫非,陛下对工巧之术,果真如此看重?”
一位致仕的官员在家中书房,对来访的老友沉吟道。
他的老友,一位同样精于世事的老儒,眯着眼睛道:“陛下重实务,兴百工,乃天下皆知。将作监如今地位超然,宇文恺圣眷正浓,便是明证。程家女若真能以此得陛下青眼,倒也不失为一条捷径。只是……终究非正道啊。”
“至于徐家那位……”老官员摇了摇头,苦笑道:“舞刀弄枪,爱着男装,还在御前直言不讳……徐侍郎这几日,怕是寝食难安喽!这等性情,在民间或可称一句‘奇女子’,在这选妃之事上,实在是……太过骇俗了。”
老儒却持不同看法:“不然。陛下乃开拓之君,非守成之主。观其用兵,重用李靖、尉迟恭等悍将;观其治国,提拔房玄龄、魏征等能臣,不拘一格。徐家女虽言行出格,然其胆识气魄,或非常人所能及。陛下之心,深如瀚海,未必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