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楷小心翼翼地在下首坐了半个屁股,斟酌着词语,小心翼翼地说道:“回大元帅,沈公……沈公一向心向朝廷,此前身处乱局,不得已而为之,实则无时无刻不期盼王师南下,解民倒悬。今闻陛下天威,又见李大人、罗将军招抚之功,汪公、臧将军皆得善果,沈公深感陛下仁德,故特遣在下前来,表达……表达归顺之意,愿率吴兴军民,重归大隋版图,听候朝廷差遣。”
说完,他紧张地看着李靖的脸色。
李靖与李密交换了一个眼神,心中了然。
沈法兴这是见大势已去,想要效仿汪华、臧君相,谋求一个安稳的归宿了。
李密微微一笑,接过话头,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孙先生,沈公能识时务,顺天应人,实乃吴兴百姓之福。陛下胸怀四海,对于诚心归顺者,向来不吝封赏,必使其各得其所。汪公、臧将军便是明证。却不知,沈公对于归顺之后,有何具体考量?”
他这是要探听沈法兴的底线和期望。
孙楷连忙道:“沈公别无他求,只求能如汪公一般,保境安民之责得以延续,使吴兴百姓免受战火……若得朝廷恩准,沈公愿赴洛阳,觐见天颜,当面谢恩。”
他的话说的委婉,但意思很明显,就是希望保持现状,最好还能留在吴兴,实在不行,也希望能像汪华一样,得到优待。
李靖心中冷笑,沈法兴倒是打得好算盘,还想据地自守?
如今形势,岂能让他如愿?
他面色不变,沉声道:“沈公拳拳之心,本帅已知。孙先生,朝廷自有法度,各地官吏任免、兵权调度,皆需陛下圣裁,吏部兵部核准。沈公既愿归顺,当遵朝廷法纪。至于沈公本人安危及前程,陛下早有明示,凡弃暗投明者,必保其富贵周全。孙先生可回报沈公,只要他真心归顺,交出吴兴军政之权,陛下定会妥善安置,绝不亏待。若三心二意,首鼠两端……呵呵,左才相便是前车之鉴。”
最后一句,李靖语气转冷,带着明显的警告意味。
孙楷吓得浑身一颤,冷汗瞬间湿透了内衫。
他明白李靖绝非虚言恫吓,连忙起身躬身道:“大元帅息怒!沈公绝无二心!绝无二心!一切……一切但凭朝廷安排!在下……在下即刻返回吴兴,将大元帅之意禀明沈公!”
“嗯。”
李靖脸色稍霁,“既如此,本帅便静候沈公佳音。孙先生一路而来,甚是辛苦,不妨先在营中歇息一晚,明日再返程不迟。”
“谢……谢大元帅!”孙楷如蒙大赦,连忙告退,在亲兵的引领下,脚步虚浮地离开了偏厅。
看着孙楷离去的背影,李密轻声道:“大帅,看来沈法兴归顺,已是板上钉钉了。如此一来,杜伏威和李子通,便更加孤立了。”
李靖目光深邃,望向南方:“不错!本帅倒要看看,他们还能撑多久。传令下去,各部加紧备战,尤其是水师操练,不得懈怠!下一步,该轮到他们了!”
“是!元帅!”侍卫躬身应道。
李靖想了想,接着说道:“另外,去请尉迟恭、程咬金、罗艺、裴行俨几位将军过来,本帅有要事相商,快去吧!”
“遵令,元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