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新武器?(1 / 2)

御书房内,炭火比大殿上烧得更旺一些,驱散了从门窗缝隙中渗入的刺骨寒意,却也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气氛。

紫檀木书案上,那盏鹤形铜灯的光芒似乎都显得比平日更加沉静,映照着杨勇深邃难测的面容。

他屏退了闲杂人等,只留下数位心腹重臣。

片刻后,房玄龄、魏征、王珪、工部尚书宇文恺、单雄信、裴仁基以及情报司主官张涯应召而来。

几人行礼后,依序肃立,目光都聚焦在皇帝身上,等待着更深入的、朝堂之上不便明言的探讨。

“都坐吧。”杨勇指了指下首的绣墩,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关起门来,朕要听的是最真切的话。张涯,将你掌握的情况,再细细说与诸位爱卿听。”

“是,陛下!”张涯躬身领命,神色比在朝堂上更为肃穆。

他再次从袖中取出那份厚重的卷宗,深吸一口气,开始详细禀报,声音低沉而清晰,每一个字都敲在听者的心坎上:

“陛下,诸位大人,根据我方潜入长安、陇右乃至西凉旧地的细作多方核实,李唐此次大胜,绝非侥幸。其展现出的韧性、战力与……民心基础,确需我等极度警惕,视为心腹大患。”

他翻动卷宗,指尖点过一行行密文:“其一,李氏宗室,异常悍勇团结!李神通于扶风血战,身被数创而不退;李孝恭率偏师迂回,敢以少击众;李道宗年轻却沉稳,于乱军中能重整旗鼓;还有李神符、李道玄等人,皆奋勇当先。李氏一门,几无庸碌之辈,皆能独当一面,且作战极其勇猛,往往身先士卒,极大鼓舞了士气。此一点,与我大隋此前诸多将领或存私心、或畏战惜身之状,截然不同!”

房玄龄、魏征、王珪三人听着,面色越发凝重,眉头紧锁,互相对视间,都能看到对方眼中的惊悸。

一个政权的核心宗室成员若皆如此能征善战、不畏生死,其凝聚力和爆发力将是何等可怕?

宇文恺虽更专注于工造,闻言也不禁面露忧色,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军事上的巨大压力必然会影响朝廷的资源分配。

张涯顿了顿,继续道:“其二,李渊入主关中后,施政颇为狡猾。其采纳裴寂、刘文静等人建言,广宣‘罢徭役,薄赋税’,尤其优待关中本土百姓,其税赋远比前朝及王世充、李密等势力为轻。去岁关中亦有小灾,李唐旋即开仓放粮,规模虽不甚大,却精准地安抚了流民,收买了人心。如今关中百姓,尤其是长安周边,提及唐王,多有感念之情……市井甚至有‘唐王仁厚’之语流传。其统治根基,正在日益巩固。”

“哼,雕虫小技!不过是邀买人心的手段罢了!”魏征忍不住冷哼一声,脸上露出鄙夷,但眼神深处却是深深的忧虑。

他深知民心向背乃根本,李渊此举,无疑是釜底抽薪。

王珪抚须叹息:“轻徭薄赋,说来容易,行之极难。李渊敢下此决心,要么是府库确有底蕴,要么……便是其志极大,意在放长线钓大鱼啊!”

房玄龄缓缓点头,补充道:“更兼关中本就物产丰饶,若能有效治理,假以时日,其钱粮积累必极为可观。届时,兵精粮足,民心归附……实乃心腹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