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叹云的滥杀之举在道义上被最终认定为不义,但他初心为义,饶恕一人为义,不逃不避为义。
三家量刑不一,最终将裁决权交给了青山派掌门。
对于李叹云所说的青山派只供奉一个祖师这件事,道儒两家不赞同,墨家大力支持。
在墨家眼中,李长庚就是他们苦苦追寻的天公圣人,若人人都如李长庚,弹指之间天下大同。
反之,若人人皆如郝大川,则庙堂崩塌,乾坤倒转,人将不人,人人成魔。
最终形成了共识,青山派可以私设祖师灵堂,不对外人开放。
但礼堂这种地方,还是不要摆放郝大川的画像了吧。
以后你刁不平也不要自讨没趣,免得几百年后再来一个元婴修士,把你的牌位毁了。
刁不平面对这些礼仪名宿,哪有不从之理,一一应允。
道墨儒三家辩礼实际上已经成为一次空前绝后的论道大会,只是这一次论道没有修为的限制,也与仙凡无关。
公输岳最后感慨道:“此次盛举空前绝后,再也不会复现了。”
寒山一名儒修则建议,每逢百年举办一次,却换来道墨两家的轻轻摇头。
若没有给李长庚正名,审判郝大川的历史因素,若没有打压秦时以谏天听的现实意义,引不来这么多人的。
或许只有上古那些先贤,才会时时为了知理明道而辩吧。
但李叹云敏锐的发现,三家的很多低阶弟子已经相约论道之期。
他也发现,三家其实有不少共通之处,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无论是哪种道理,都是顺应了最朴素的人心。
比如儒家主张自己复仇,谁拦你你就杀谁,谁动你的妻女,你就灭了他。
墨家也是一样,只是不主张主动使用暴力,但对于恶意要做好随时自卫的准备,敢动手就击杀之。
道家则更随性,你不想拜祭就不要拜祭,为何要强行争个意气。
杀就杀了,你达到了目的,祭祀你的祖师就是,追杀七八人至死就是心神不净了。
对于那名冒死都要拦下李叹云的炼气礼仪女修,三家都给出了高度赞赏。
她看似胆怯懦弱,行为不堪,实则有弥天大勇,有礼仪弟子宁死也要开口言道的风骨。
最终刁不平擢升该弟子为灵霄峰礼仪奉行。
刑李叹云雷鞭五记,幽闭十年,罚灵石百万,用以补偿没有主动动手的几名死者。
墨家弟子得知判罚觉得轻了,该杀死李叹云的,他与被他追杀至死的几名修士是一样的,结局也应一样。
儒家弟子觉得重了,罚金幽闭就好了,雷鞭那玩意儿坏人修行。
道家弟子则觉得你们差不多得了,他是我道门弟子,真拿他去比圣人啊,你比比你自己呢?
李叹云三年未去,被刁不平网开一面,抵了刑期,只需要再幽闭七年即可。
李叹云只能带些普通衣物和书籍,储物袋诛邪剑之类都不能进。
于是他就被谢勃然打了五记雷鞭,投入了地下牢房之中。
幽闭期间,原则上除了生死大事,谁也不能见。
但谢勃然身为毓秀峰执法执事,以道门法度无碍血脉人情,龙月等人那是想见就见。
李叹云无语至极,他是想趁机好好清净一番,体悟观礼所得。
但看着龙月哭红的双眼,以及女儿那粉嘟嘟的脸颊,心又软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