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品茶(2 / 2)

李叹云见他挑起话头,又意有所指,心中一动,但他属实不懂茶,看那茶具怕不是有百年岁月了,在大师面前可不敢妄言。

于是实话实说道:“小侄不敢,小侄于茶道之上一窍不通,让师伯见笑了。”

“无妨,茶道与剑道亦有相通之处,你随便说说,我也是随便听听。”

李叹云只好拈起茶杯,将一口茶水含在口中,细细品味,良久,一口咽下,又沉默不语。

若是品酒之道,他倒是听师父和秋澜说过一些,但对于他人的品茶之语,他只记住了‘好茶’两个字。

“此茶只有这不知名的草木茎叶冲泡而成,其味颇淡,茶汤涩口,茶气只有一层,便是苦涩,落入腹中便再无他用。小侄愚钝,师伯若是爱茶之人,实不知此茶有何好喝之处。”

罗英见他如此坦诚,缓缓点头,说道:“叹云可知它的名字?”

“叹云见识浅薄,实不知。”

“这草乃是玄剑某地独有的一种无名野草,并无任何奇异之处,但却是我罗家祖地独有,因此我罗家先祖迁徙青山之时,将草种带了过来。”

“我每每品味此茶之时,便提醒自己勿忘罗家先辈之勇武,亦勿忘罗家之风骨,你适才提及薰儿,令我更觉其中苦涩真意。”

李叹云恍然,他恭敬的给罗英又添了半盏黄色茶水。

“师伯节哀,小侄无状,利欲熏心,提及师伯伤心之处,还请海涵。”

“利欲?不错,你还年轻,定力不足,言语有失是难免的,能知错便是好孩子。但是那些不知错的人,却愈发变本加厉!”

李叹云见他柔和的语调忽然凌厉起来,双目之间一抹恨意闪过。他心有所感,不由得说道:

“师伯...叹云虽年幼,但入道十载以来,于这红尘俗世中浮沉,只觉这修仙界反而没有凡俗里的好人多,甚至是修行越高,人便越坏。”

“无数人背义而行却逍遥自在得望长生,多少阴贼残害、杀人掠财之事就发生在烈日青天之下!”

“小侄也曾多次仰仗些许武勇,仗剑行侠,历经数次生死,伤痕累累之余,还连累挚爱痛苦不已。每每想到此处,小侄看向手中三尺青锋,便觉心下茫然,清静不在。”

“为什么?凭什么呢?”

“然小侄有心杀贼,贼人却如山如岳,势力滔天,就连那些正义之辈,也在为虎作伥,小侄好想一剑荡之,然而小侄力微,甚至无数次起了隐居遁世之心...”

李叹云絮絮叨叨说罢,歉然一笑,举起茶杯一饮而尽。

“小侄无状乱语,让师伯见笑了。”

罗英默默听完,轻轻摇头,又点点头,不置可否,也将盏中茶水饮了。

“时至如此乱局,小侄不敢再妄想什么,只盼能仗手中镇魔剑,多杀几个灵和峰和幽冥殿的贼子,为薰儿师妹报仇,也为伸张些许正义。”

“正义?”

“正是,世间还是有很多正义之辈的,实不相瞒,小侄名为毓秀峰购买阵法,实乃是受了碎星峰丁老祖的委托前来。”

“丁老祖高举义旗,传檄天下,敢为天下先,剑指灵和峰。小侄若不是有苏老祖约束,又有俗情挚爱牵绊,恨不得以死报之。”

“小侄拜祭薰儿师妹之事,不敢劳烦您老人家,更不敢候到清明时节,与贵族族人一同拜祭。”

“五年前我见过那位受了章秋澜断剑之诺的师兄,可否允小侄随师兄前去罗家墓地祭拜薰儿。”

“噢,你说丹若啊,他这几年也没有闲着,到处追查那左千里的下落,前几天被人诱出护山大阵杀了......”

说罢,手一挥,一具不太新鲜的尸体出现在亭外石板之上,心口一个碗口粗的血窟窿,他脸上还带着笑容,双目之中却尽是迷茫之色,死不瞑目。

“他啊,是他这一代中罗家仅存的炼气弟子了,罗家二三十名炼气弟子之中,如今老的老,小的小,呵呵...”

说罢,罗英竟低低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