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2章(2 / 2)

朱棣分毫时间也等不及,连马车都还未曾完全停稳,便急得钻出了马车往下一跳,径直冲着道衍和尚所在的偏远跑了去。

燕王府偏院。

道衍和尚一袭玄色袈裟,正左手提着水桶,右手拿着水瓢,慢悠悠地在院子里那些已然抽出能绿色新芽儿的草木旁边走过,一边用水瓢往上面泼水,动作悠闲且平缓。

若是不认识他的。

约莫只会认为这是一个远离尘嚣,心态宁静、一心向佛的得道高僧,仿佛一举一动都带着禅意。

听到远处急匆匆而来的脚步声。

道衍和尚嘴角噙起一抹淡淡的笑意,放下水桶、把手里的水瓢顺势丢进去,直起身子来双手合十,眼里则浮现出一丝期待:“燕王殿下素来沉稳持重,听这脚步声……莫非是私宅里那位,给出了贫僧和燕王殿下想要的答案了!?”

道衍和尚眼里原本的平静和禅意瞬间如冰雪消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该出现在和尚眼里的尖锐——是一种志在必得、一心取胜的尖锐。

他是知道朱棣今天去找朱元璋的。

如今应天府那边的小皇帝又出骚操作,连锦衣卫此等天子近身的官职都可以随意赏赐许人,甚至是如此大规模地许人——把这个码再给那位洪武皇帝加一加……拱拱火,他还能再坐得住?

这火候,也该差不多了!

在道衍和尚看来,朱棣那由远及近的脚步声如此匆忙、迅疾,也只能因为此事了。

道衍和尚缓缓转身看向偏院门口的方向。

朱棣这时候也上气不接下气地跑了过来,气喘吁吁地道:“道衍师父……大事不妙了!祥瑞……应天府……朱允熥那小子,搞出来个天大的祥瑞……”

由于情绪太过激动,又跑得快跑得急,朱棣说这一句话的功夫,都断断续续地换了好几次气,都快急死了。

听到这话。

道衍和尚嘴角的笑意微微一滞,并没有太在意朱棣口中这所谓的「祥瑞」,只是心中暗暗有些失望:「若是那位洪武大帝做了起兵的决断,燕王殿下必要第一个和我说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