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他袁泰一个愣头子,居然因为吃了一口红薯,就跟着在这事儿里面留了个名字……真是羡煞人也!
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朱允熥不以为意地笑了笑,心中暗道:「袁泰此人,虽性子直了些,犟种了些……可他此次都是豁出性命来劝谏朕的,你们看到了他青史留名,可也能如他一般始终如此刚直?」
对于袁泰这个人,朱允熥有时候还真的挺烦他的,动不动就是劝劝劝、谏谏谏的,听的人脑壳疼。
可从另一方面来说,袁泰这人不顾性命的刚直,他也是颇为欣赏的,毕竟袁泰可没有什么上帝视角,知道的内情也很少,在他的认知里,自己的确就是一个实打实的昏君,一天到晚净整些不靠谱的幺蛾子的存在。
他次次都如此激烈、刚直……完全源他那几乎是思想钢印一般的「忠君爱国」。
这样的人等到了一定合适的时机。
会是朱允熥以后办一下事情事最好使得刀子。
这样的人出现在这件事情的后世史书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罢了,朱允熥也并不介意。
众人一边扼叹息,一边偷瞄朱允熥,发现朱允熥对此竟然神色平和,就知道朱允熥心里是完全默许此事的,当下即便羡慕嫉妒得发疯,也只能按住心里那些小九九。
随即眼珠子一转。
跪在朱允熥面前,以头抢地,露出一副懊悔万分的样子,高呼道:“微臣该死,从前是微臣该死!全然误会了陛下!更是曾为此多番冒犯陛下,却不知陛下一番用心良苦,微臣有罪啊!”
这红薯都已经堆成小山了,亩产也算出来了。
即便有炼丹司那般劳民伤财之事、以及之前那些打破用人制度,随意赏赐官职名分的问题还在。
可是有此等功绩在。
谁还能说朱允熥一句「昏君」?——他是实实在在地在为大明百姓着想,也忍辱负重地一手促成今日这般盛景,是他解决大明饥荒的啊!